投管俊「傑」——長實財技背後啟示

由李嘉誠創辦、李氏父子作為大股東的長實集團(1113)最近又有新動作。事緣長實上月底公佈去年業績時宣佈,將向李嘉誠基金會收購四個公用事業資產,包括UK Power Networks、Northumbrian Water及 Wales & West Utilities,以及荷蘭最大轉廢為能公司Dutch Enviro Energy,四間公司去年除稅前溢利為35.34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這單交易的支付形式,並不是以現金「找數」,而是長實透過發行支付3.33億股長實,以每股51元,總計約170億元作為收購代價。為抵銷發行新股對股東的攤薄效應,長實將以相同作價向公眾回購同等數量股份,若未能全數回收股份,則會在市場上按不超過要約價水平進行回購。當完成交易後,李嘉誠及其長子、長實主席李澤鉅持股,將由35.99%大增至45.02%,獨立股東持股則由64%減至54.97%,意味李氏家族對長實持股將大增9.02%。
  雖然李澤鉅僅表示,有關行動可以令「股價靚仔啲」,但市場推測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李氏父子藉這宗收購大手增持長實,巧妙突破監管當局限制。根據證監會的《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則》,其中一項主要規則中列明,當某人或某些一致行動人士(Party acting in concert,例如李嘉誠父子)已持有一間上市公司30%以上、但不多於50%具投票權的股份,並在隨後任何12個月期間內,再增持2%以上具投票權股份,則必須提出全面收購建議(Mandatory general offer),以買入該上市公司餘下股份。如今李氏父子變相大手增持長實9.02%,輕鬆令持股量大增至45.02%,又不必啟動全面收購協議,完美演繹高超財技。
  李氏家族一直密密增持長實,李嘉誠父子由3月20日起,累計有131個交易日合共增持7246萬股長實、涉資30.68億元,累計增加1.96%股權,以免增持2%導致全面收購協議。未知李氏父子是否嫌這種增持方式太慢,如今藉上述資產收購行動大手增持長實,難免令坊間推測他們是否為了部署私有化長實,需要出手大量吸貨。
  長實在全球坐擁大量優質資產,而且股價相對每股資產淨值有近50%,在現時的複雜國際政治環境、以及港交所(388)日趨「內地化」背景下,即使李氏家族將長實部署「留為己用」亦不出奇。若讀者持有長實,不妨一邊等收息一邊耐心等候,說不定會有好消息傳出。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