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食經——迷失翻譯中

  飲食可說是人類的共通語言,可是餐牌卻是最難翻譯的東西。灣仔齊魯家宴有一道菜叫「老山東定湯肉」,英文譯作「assorted pig’s tongue, pork slices, pig’s intestine, green beans, Indiana Jones style」。想像不到一道山東菜怎樣能夠和《奪寶奇兵》中夏里遜福飾演的角色有關。
  西方餐單通常都是描述主要材料和烹調方式,所以菜式的名稱可以很長。中國人對菜式的描述講求意境,不明白的人會看得一頭霧水:「禾稈冚珍珠」是「芽菜炒蝦仁」,「老少平安」是「魚肉蒸豆腐」。
  用文字準確地描述一道菜式本身已經是一道難題,把菜單翻譯成外文就更複雜。先是食材的名稱,每個地方的物產都不同,怎樣向一個外國人解釋「皮蛋」或「腐乳」?有些食物本身的名稱很有意思,硬是要翻譯就失去了原有的詩意。例如日本的「酒盜」,其實是經過發酵的鰹魚肝,因為那種鹹鮮味實在太誘人,令人會偷酒來拌吃,故稱作「酒盜」。要是譯作「發酵的鰹魚肝」恐怕沒有人想點來吃!
  即使是最普及的食材,因為大家的處理都不一樣,翻譯有一定難度。以牛肉為例,各地屠宰方式不同,要正確翻譯牛肉部位就得靠一個肉類專家才行。近年多了專門介紹不同部位的書籍,當中有些專為日式燒烤(Yakiniku)而設,對豬牛的各部位和內臟都有詳細描述。
  儘管烹調方式來來去去都是煎炒煮炸,但不同民族的「手勢」總有分別,要把菜式譯得傳神,譯者對兩種語文背後的烹飪文化要有一定認識。法國人饞咀,對飲食之執着堪稱全球之冠,他們索性出了一本‘Larousse Gastronomique’烹飪字典清楚列明所有烹飪方法,範例食譜。
  莎士比亞說「名字真義為何?玫瑰不叫玫瑰,亦無損其芳香。」要是在餐牌上遇上陌生的名字,不妨叫一客來試,畢竟文字所能傳達的東西有限。
劉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