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耕「菜」回家——水耕種植起步不難

  時移世易,今時今日的農業參透了科技元素,從而生產品質優良的蔬菜、農作物、花卉等,相比之下,傳統土耕種植則在現代社會逐漸式微。其中,水耕產品已成為新鮮、健康和安全品質的代名詞。而且,水耕產品的顧客群大多為酒店、高級食肆等消費力較高的人士,故在市場一直具有強勁的競爭力。
  環保、減碳、安全、健康等信念是大勢所趨,水耕就正符合上述準則。根據筆者多年從事耕種的經驗,品質是產品致勝的基本因素,故作為一個水耕農夫,要堅持維護水耕的守則和制度,才能保證品質穩定。
  筆者知道不少人因為水耕種植的昂貴投資成本而望之卻步。的確,不論採用室內LED垂直種植或是戶外温室環控種植大棚,前期的土地建設以及添置配套設施的成本都是非常昂貴。惟隨著可再生能源上網計劃的推行,為水耕種植提供良好契機。
  目前新界擁有大量荒廢、閒置的農地,農夫可透過申請復耕,在農地上加建農用構築物(例如戶外溫室環控種植大棚),及後申請可再生能源上網計劃,於棚頂安裝太陽能板生產可再生能源,賣予「兩電」。根據現行的計劃,「兩電」將向合資格的用戶提供每度電4港元的回報。由此可見,水耕農夫一來可以賺取電費回贈,二來能進行水耕種植,實在是個「雙贏」的方案。
  至於沒有「第一桶金」,但又有水耕農場的朋友該如何是好?筆者可以跟大家分享一個親身經歷。本人於流浮山擁有一個水耕農場,透過與香港光電控股有限公司合作、由他們安裝太陽能板發電,實踐光農合一,這樣筆者便不用出資興建太陽能板及相關設施,又能跟光電於電費回報中分成。此舉實為農業發展開拓一個新方向,同時大大提高農民的生存空間。
香港水耕種植協會主席
潘道明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