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量微觀|長者接種率誘因 - 莊太量

香港疫情嚴重,長者接種率比其他地區偏低,導致香港難以踏出一步開放邊境和經濟。迄今,香港長者在六十至六十九歲接種率七成左右,七十至七十九歲打第一針約五成,八十歲以上僅約三成,而院舍則約一成接種率。為何長者接種率那麼低?大家以為健康因素,非也。
香港擁有中國文化,長者到七十多歲或八十歲以上,多由子女照顧,所以是否打針,不由長者自決,是由子女作主。若一個長期病患者或長者接種疫苗的話,通常要得到子女同意,而子女之間會有很多分歧。那麼,為何子女難下決定?主要原因是沒有人想負責任。
我認為最好解決方法是利誘,建議政府利用現有機制,如長者七十歲以上打針的話,可以有多一個月「生果金」或發五千元消費券,設追溯期。不過,始終子女不希望父母去打針的原因是害怕風險,如果不幸地因打針而去世的話,這不是賠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另外,可以有強逼性措施,如政府有給安老院舍津貼,可修改入住規矩,不接收不打針的長者或不讓他繼續住下去。然而,問題的根,是子女不肯為此負責。對應方法,我建議大家諮詢家庭醫生,但很多醫生都持保守態度。所以要解決這深層次問題,要把子女的責任抽出來,變成政府的責任;政府應聘請醫生,成立顧問中心,處理子女猶豫不決的個案。中心的醫生可以衡量長者不打針的風險,作出科學權威決定。
香港中文大學德劉佐德全球經濟
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莊太量
香港擁有中國文化,長者到七十多歲或八十歲以上,多由子女照顧,所以是否打針,不由長者自決,是由子女作主。若一個長期病患者或長者接種疫苗的話,通常要得到子女同意,而子女之間會有很多分歧。那麼,為何子女難下決定?主要原因是沒有人想負責任。
我認為最好解決方法是利誘,建議政府利用現有機制,如長者七十歲以上打針的話,可以有多一個月「生果金」或發五千元消費券,設追溯期。不過,始終子女不希望父母去打針的原因是害怕風險,如果不幸地因打針而去世的話,這不是賠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另外,可以有強逼性措施,如政府有給安老院舍津貼,可修改入住規矩,不接收不打針的長者或不讓他繼續住下去。然而,問題的根,是子女不肯為此負責。對應方法,我建議大家諮詢家庭醫生,但很多醫生都持保守態度。所以要解決這深層次問題,要把子女的責任抽出來,變成政府的責任;政府應聘請醫生,成立顧問中心,處理子女猶豫不決的個案。中心的醫生可以衡量長者不打針的風險,作出科學權威決定。
香港中文大學德劉佐德全球經濟
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莊太量
最Hit
長壽飲食|92歲婆婆教跳舞不言休 公開6大長壽習慣 早餐必吃這食物!
2025-04-28 10:41 HKT
謝霆鋒演唱會2025|「TVB三億駙馬」與謝霆鋒曾是出生入死「兄弟」 撞期開騷台上嘆:你哋唔睇謝霆鋒嚟睇我
2025-04-27 18:00 HKT
金像獎2025|陳法拉破天荒「癡線式」赤腳尖叫頒獎 與張家輝跑上台無厘頭對話全場拍掌
2025-04-28 14:5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