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聽電影,看音樂|無名指
我大學時主修電影,副修音樂,同學都說我將來會做電影配樂,我反駁:「說不定我會拍一部像《莫扎特傳》的電影呢?」也只有年少輕狂,才敢把自己和8項奥斯卡得獎電影相提並論。
可能受此影響,我一直很關注與古典音樂有關的電影。以前會想,世上那麼多警匪片愛情片都是虛構的,為甚麼古典音樂電影總是取材自真實音樂家?後來我重看《日出時讓悲傷終結》,好像明白了,原來音樂不會說謊。Saint-Colombe對妻子的死不能釋懷,每次在小屋裏拉琴,亡妻就會活現眼前。與其說音樂是他的靈媒,不如說是他情感的投影。
上月香港國際電影節裏有部俄國片叫《Tchaikovsky’s Wife》。柴可夫斯基掩飾自己的斷袖癖,娶了一個瘋狂崇拜他的學生,可是蜜月未度完他就後悔了。兩人都瀕臨崩潰,最終這段關係僅維持了兩個半月。電影只側寫柴可夫斯基,卻很好闡述了他音樂中的悲劇特質。
說起來,今年的古典音樂電影好像特別多。《TÁR》之後,還有《The Yellow Tie》和《Maestro》,分別講述羅馬尼亞指揮家Sergiu Celibidache和《夢斷城西》作曲家兼指揮家Leonard Bernstein的故事。
但我最期待的,是18世紀黑人作曲家Saint-Georges(圖)的傳記片《Chevalier》。此人天才橫溢,既是音樂家又是劍術高手,曾於法國大革命領軍。我不禁想到也擅用劍的詩仙李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竟也能用在一個黑人音樂家身上。
譚紀豪
可能受此影響,我一直很關注與古典音樂有關的電影。以前會想,世上那麼多警匪片愛情片都是虛構的,為甚麼古典音樂電影總是取材自真實音樂家?後來我重看《日出時讓悲傷終結》,好像明白了,原來音樂不會說謊。Saint-Colombe對妻子的死不能釋懷,每次在小屋裏拉琴,亡妻就會活現眼前。與其說音樂是他的靈媒,不如說是他情感的投影。
上月香港國際電影節裏有部俄國片叫《Tchaikovsky’s Wife》。柴可夫斯基掩飾自己的斷袖癖,娶了一個瘋狂崇拜他的學生,可是蜜月未度完他就後悔了。兩人都瀕臨崩潰,最終這段關係僅維持了兩個半月。電影只側寫柴可夫斯基,卻很好闡述了他音樂中的悲劇特質。
說起來,今年的古典音樂電影好像特別多。《TÁR》之後,還有《The Yellow Tie》和《Maestro》,分別講述羅馬尼亞指揮家Sergiu Celibidache和《夢斷城西》作曲家兼指揮家Leonard Bernstein的故事。
但我最期待的,是18世紀黑人作曲家Saint-Georges(圖)的傳記片《Chevalier》。此人天才橫溢,既是音樂家又是劍術高手,曾於法國大革命領軍。我不禁想到也擅用劍的詩仙李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竟也能用在一個黑人音樂家身上。
譚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