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反電詐矯枉過正(一) | 北漂見聞

  近年各類電訊詐騙風行內地及香港,許多個案均涉及跨境犯罪集團,加大打擊難度。在此情況下,內地反詐策略似乎悄然出現變化,開始從打擊騙徒轉向限制資金流動。

  筆者留意到,近期有不少網友在社交網絡上反映,自己的銀行卡無故被限制。例如原本1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每日過數額度,被強制下調為3000元、1000元甚至500元;亦有人表示,某日外出消費,臨到碌卡時先發現被限額,為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對此有傳媒訪問了銀行工作人員,得到的回應稱這是由於銀行為防範網絡電訊詐騙、打擊洗錢行為,實行了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因此將非櫃面渠道的額度下調。所謂「非櫃面」,就是不在銀行分行櫃面辦理的業務,包括但不限於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操作的轉帳支付,以及通過銷售終端(POS)和自助櫃員機(ATM)等進行的消費和取現等。

  無獨有偶,筆者不久前亦聽說身邊的一位內地親戚,其銀行卡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另一位內地朋友的銀行卡到期,亦被工作人員「溫馨提示」換新卡後過數和支付的額度將被自動調低。這兩位涉及的都不是新開戶口,而是用了多年的舊帳戶。

  遇到類似的情況如何是好?綜合傳媒報道,不同銀行、不同地區的銀行解除流程有所不同,通常都需要存戶本人親身前往分行,帶齊身份證、實體銀行卡重新進行身份驗證,部分地區甚至還要儲戶出示糧單、戶口簿、反詐中心審查證明等材料,無疑給人增添很多麻煩。內地大肆反電訊詐騙,出發點是為了保護老百姓,誰知卻為民眾帶來諸多不便,甚至把大家都當成賊來防,似乎有矯枉過正之嫌。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