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 - 還是靠自己 | 好好過日子

朋友傳來一首詩,說是為老丈人賀壽的,問我寫得怎麼樣。我看了說寫得不怎麼樣。
朋友說這是AI寫的。他把一些關於老丈人的資料如年紀、事業和喜好輸入AI作參考,AI不到半分鐘就寫了一首七律詩出來。這詩乍看有紋有路,但明顯是將提供的資料東拼西湊。朋友聽我說寫得不好,便跟AI說了,要它重寫。不到半分鐘又寫好了,由七律詩改成五律詩,效果比第一首好一些,但依然不怎麼樣。於是我幫手改了一些字,朋友將之發還給AI看,問這樣改得好不好?AI回答說「非常好」。
如此又來來去去了幾次,那首詩終於稍為見得人了。
見朋友玩得高興,我便也試試,指令手機上的AI軟件寫一篇600字關於上海蔥油餅的文章,結果得了一篇都是資料十分乏味的蔥油餅論文。於是進一步提要求,叫它用散文手法再寫一篇。結果文筆是改了,卻改成了一篇類似中學生作文的文章。玩到這裏,我也就沒有再要求它精益求精了。
由此可見,如果你對文章沒有甚麼要求的話,AI可以代筆,但若你對自己的作品有要求,它就不容易滿足,因為用的畢竟不是你的腦子,寫出來的東西跟你自己的手筆出入頗大。尤其是寫散文隨筆,涉及面龐雜,落筆之時思緒也會隨時勢和環境影響而變化,即興而致的靈感,AI是很難捉摸的。所以,AI適宜用來作些變化不大不求新意的套路文章,又或者是為一些純技術純數據的講稿起草,那樣可以為用者省回不少時間。
所以,我還是一如既往,靠自己算了。
李純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