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醫不能醫

相信不少醫生或醫師也有以下類似的經驗。

K伯70多歲,是一位半退休的裝修判頭。不知何解, 近這兩三個月來膝外側突然酸痛起來,走起路來更痛,現在甚至不能完全屈起膝關節,上落樓梯一拐一拐的,很是不便。

他早前已經看過中醫,中醫說他大概是肝腎雙虛,吃一點中藥觀察看看再跟進。K伯只吃了三日,見完全沒有改善,便不再去中醫處覆診而來找我,想問問意見。

經過檢查後我發覺他的闊筋膜張肌和小腿肌群都繃緊得很厲害,但股內收肌群卻頗為軟弱。而膝關節也有輕微的外翻的情況,是初期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徵兆。

我問他近來有什麼事發生過?K伯說他早前承包了一個必需要短期內完成的工程,所以他很趕緊工作,沒有休息。由於他需要以長期固定姿勢工作數小時,加上趕工的壓力和欠缺充分的休息,加劇了肌骼勞損也不奇怪。

我建議他可先拍X光片看看退化程度如何,然後再嘗試物理治療等復康治療,期間亦盡量安排休息時間和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工作。他說他從不相信物理治療,覺得根本沒有用。而他亦不想拍X光片,不覺得自己是退化,問我有否其他方法。以他的情況而言,短時間內將重點放在症狀上並無不可。我告訴他可嘗試西藥或針灸以舒緩繃緊的筋腱,看看有沒有改善。他不想服西藥,選擇了針灸。我便分析以他的情況來看,需要連續兩星期內嘗試三次,效果才有機會顯著。他在嘗試了一次針灸後便沒有再覆診。

隨後兩星期他才來看我。我問他為什麼不準時覆診?他說第一次針灸後根本沒有效果,所以他這段時間便嘗試了朋友介紹的葡萄糖胺,但發覺也沒有效,所以才覆診。我再一次告訴他治療藍圖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要有耐心接受治療。他連聲答應。當然第二次針灸後他亦沒有按時覆診。

數星期又過,他再來看我,要求看我們的中醫,想試試我們的中藥行不行。這時我唯有不厭其煩地重申看什麼醫生也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在了解治療方針後聽從醫囑,是病者康復的其中重要關鍵。他說OK,決定從中醫方法入手。我便為他安排了我們的中醫治療。

中醫說他確實是肝腎相虛,但問題不大,只是太過勞累,需要安排一點時間休息和準時服中藥,應該可以康復。

大家都可能估到事情沒有那麼順利。

他在覆診時告訴中醫,他嘗試了一次中藥後覺得中藥味道很淡,藥力可能不夠,吃了三天後根本沒有改善,要求中醫加重藥份。中醫知道後告訴他的是慢性問題,需要一點時間休養和服藥,而藥物效用和味道沒有關係。但也輕輕的加重了一點份量給他。此後,他便沒有再覆診。

事情完結了嗎?還沒有。

數個星期後他再來找我,告訴我已看了某骨科專科醫生。醫生告訴他要拍X光片,他照做。結果是輕微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可以考慮做物理治療。他想先試試西藥,專科醫生說沒有問題,吃過西藥後再覆診跟進一下情況。他吃了一個星期消炎止痛藥後覺得大有改善,以為自己已經好了便沒有再覆診。但很快疼痛再復發,他覺得吃西藥根本沒有用,所以再來看我問意見...

首先感謝K伯對我絕對的無限信任,這是我很感動的。我亦欣賞他的在疼痛下仍堅持盡快完成工程,這是我很尊重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堅毅的性格大多是從風浪中歷練而成,擇善而固執是值得嘉許的。但是不同的事物皆因應不同的方法去完成,當中亦有一定的規矩需要跟從,此為道的一面。

水必從高往低流。要承接某一方面的知識或經驗必須謙下和虛心,先放下自己以往對所需要吸收的知識或經驗的既有觀念,才能比較客觀地分析、接受和學習。

為學一樣,求醫也一樣。

在面對醫療難題時多看一個醫生,多問一個意見無可厚非。但如果得到的答案沒有多大分別,倒不如找一個可靠的醫生,付出一點耐心跟隨醫囑、接受治療。

故事的發展方向還是正面的,K伯終於被我那「重覆就是力量」式的叮囑所說服,願意嘗試兩星期中藥並接受跟進。

我不太在意是中藥還是西藥,是次治療的重點是令K伯「從」善固執,而非「擇」善固執,足矣!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