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市場三大戰線

    香港電動私家車市場近一年分出了三個不同戰線,首先是七十萬元(一換一車價,下同)以上貴價歐洲車款如保時捷Taycan、平治EQS、奧迪eTron、寶馬iX等,銷情暫時以Taycan最強勁,代理手頭上仍有近千張訂單尚未交付;寶馬iX新車訂單聽聞已超過七百張。

    不過說到這一刻香港市場最令人趨之若騖的,就是中價三十萬至五十萬元電車品種,Tesla Model 3及Model Y去年一枝獨秀,合共在港售出7,987輛,成為私家車(新車)市場交投量冠軍品牌。平治EQA據講累積訂單逾二千張、寶馬i4未開售已收到一千一百張訂單,韓國現代Ioniq 5和Kona EV、起亞EV6及Niro EV也不乏捧場客,相信今年電動車市場佔有率會大幅飆升。

寶馬i4新車到港影片連結

    至於三十萬元以下入門級戰線,車款選擇幾乎全部是國產車,隨便一數包括MG ZV及MG5 EV、比亞迪Atto 3及e6、東風小康Seres 3等,聽聞國產電車本地不乏買家支持,他們多是精打細算「貼地」一族,大部份居住新界、有私家充電配套,而用車頻率較高、行駛里數較長。這班「新界客」財力普遍雄厚,不過一向愛開入門平價車款代步,例如以前的豐田Echo、起亞Morning,以至日本K-Car,時移世易,油價高企令電動車變成他們的首選對象。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