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一Take過》有感|柬埔寨感人至深馬戲團 讓昔日街童活出自豪與快樂

        ViuTV節目《一Take過》播放不過一星期,當中年輕人追夢的決心讓人感動,而我最記得第三集大環表演者麗兒說的一句話:「在香港沒有一間正式的馬戲學校。」我們經常說「香港乜都有」,物質來說,尤其奢侈品,香港的確應有盡有,可是當要追求心靈上的滿足時,在香港好像困難重重。我以前也是書蟲,以為讀書賺錢是得到快樂的唯一方法。又引麗兒的說話:「我們小時候很少聽到長輩說:我希望子女成為表演者。」簡單直接,比《反起跑線聯盟》更引人反思。其實,在柬埔寨的暹粒,早已有一班人明瞭這道理,沒有迫年輕人死讀爛讀,而是發展自己興趣來謀生。

從相片當中未必看得出表演的震撼感,在現場的我,真的被他們的感染力感動得毛管戙。

        第一次聽到Phare, the Cambodian Circus的名字時,以為又是土炮雜耍表演,結果表演令我感動又激動,真感激向我極力推介的度假村經理。來到暹粒,沒看過Phare, the Cambodian Circus的表演,是一大損失。柬埔寨有不少掛著慈善的名義,其實是利用小朋友去賺錢的孤兒院。孤兒院變成景點,無辜無助的小朋友變成展品。我最怕就是助長這種荒誕!感激這場表演,讓我再次知道人間有情。

家長都希望子女於學業上取得No.1,卻很少會鼓勵他們發展自己興趣,從成功感中取得快樂和自豪。

        先說說馬戲團的背景,Phare由9位年輕男生於柬埔寨紅色高棉內戰後成立,當時很多流浪街頭的小朋友無法走出戰爭陰霾,即使提供學校教育、衣食和住所,甚至住進富裕的領養家庭,他們還是愁眉苦臉。後來,他們發覺藝術可以治療內心的傷痛,更讓街童找到成功感、快樂和、尊嚴和自信,於是便為他們提供免費藝術培訓。 非牟利團體Phare Ponleu Selpak(PPSA)於1994年創立,更設立學校提供插畫、平面設計、戲劇、音樂、舞蹈和馬戲等領域的專業藝術培訓。

表演內容並非只有空洞的雜技,而是以高難度肢體動作和表情,去表達內心的興奮和投入。

        現在,學校培訓了超過1,200名學生,當中有150位成為專業獨立藝術家或表演者。2013年,為了實行財政自給自足,PPSA創辦Phare Performing Social Enterprise(PPSE),並於同年2月於暹粒公開演出。Phare, the Cambodian Circus的成功,令PPSA有穩定收入繼續以社企方式營運,亦提升柬埔寨藝術家於本土和國際上的地位,為他們製造成就自己天賦的就業機會。現在,Phare當中已有不少成員受邀到海外演出,亦有學生成為太陽劇團成員。

Phare的水準達國際質素,當中也有不少表演者進入聞名世界的劇團。

        疫情前最後兩次去暹粒也有看Phare的表演,欣賞過《Sokha》和《White Gold》,前者是描述Phare的故事,後者向農夫致敬。表演場地是一片草地上的帳篷內,表演內容並非有肉體無靈魂的空中飛人或踩滾輪。Phare沒有華麗的舞台布置和道具,集中力更加放在表演者身上。來自有問題家庭,或是流浪街頭的青少年,在台上,成為專業表現者。他們利用肢體語言、面部表情,配合高難度雜耍動作,表達出喜怒哀樂。一舉手一投足,充滿活力、全情投入,散發超強感染力。有好幾個場面,我差點激動得流淚。

沒有華麗的舞台,以人手即席繪畫表達故事背景,畫面如沙畫一樣變化,更加引人入勝。

         接近一小時的表演,沒有冷場。完場時,全場站立鼓掌。完場後,觀眾還可與表演者聊天,近距離了解多些他們的夢想和生活。他們臉上的笑容真摰,對答中充滿自豪,由頭至腳充滿光芒,Phare就像他們的造星舞台。從他們的快樂中,我也要多想想快樂是什麼!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