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創傷,複雜康復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簡單問題複雜化。

原來有些平日常見的健康小問題,也可以由原本簡單的療癒而變得複雜。

今天看了一位病人,30來歲A女士,辦公室文員。因左邊髖關節上方疼痛良久,在看了多次醫生和物理治療師後沒有好轉而找上我。

A訴說疼痛始於一年多前,一次走樓梯時輕微扭傷後出現,看了好幾次醫生和做了多次物理治療也無法斷尾;情況不是很嚴重,但一直斷斷續續。在詢問病歷下得知,她每次疼痛復發也有看公司醫療卡旗下的普通科醫生,直接要求索取轉介信轉介至物理治療師,因她認為普通科醫生不懂處理她的情況,而且根據同事的經驗,自己直接「安排」物理治療師跟進會更好(正確的做法是:普通科醫生是我們最貼身的專業健康管理顧問,懂得分析、處理和跟進我們的問題。就診時應由醫生在臨床檢查下決定是否需要再作詳細一些的檢查(例如X光檢查)或者專科轉介等,如沒有必要才考慮其他保守治療,如藥物治療或轉介物理治療師作合適的治療等)。在接受了一兩遍物理治療之後,A見症狀消除了很多,便因爲很忙而無再跟進,亦無時間做任何物理治療師教授的運動。

期間偶然在走路時疼痛復發,於是再向醫生索取轉介信,再接受短暫的物理治療,症狀不斷輪迴…

經檢查後,我發覺她只是左邊闊筋膜張肌和臀部肌群有點肌肉繃緊而已,髖關節活動正常,神經及其他肌骼檢查也正常。經驗告知這根本不是一個難處理的問題,她的情況很大機會可以在臨床治療後配合運動治療及改善姿勢便徹底痊癒。

道理也不複雜,A在創傷後沒有完成正確的復康治療程序,受傷的組織在沒有適當的康復下,容易因受到壓力(靜態勞損也是壓力,例如姿勢不良或久坐)而再激發炎症反應,更甚者有機會構成慢性疼痛。

其實很多時候療癒可以不複雜,只需信任醫生的臨床判斷和安排,給多一點跟進和觀察的耐性,便能夠避免類似這種不必要的疼痛。一方面病人是需要為自己的身體負責並跟隨醫囑指引,而醫者亦需要向病人清楚解釋病情、治療程序、風險和日後復康的概況,讓病人選擇和配合。醫患携手合作,才能藥到病除。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