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腰痛痛出腎衰竭?

以下是一則臨床分享,與中西醫臨床診斷高低完全無關,類似情況也有可能發生在任何形式的治療體系中,只想藉此帶出一些議題供大家反思。

Z先生,五十多歲,從事文職,有健身和跑步習慣。大概兩個月前患上了新冠肺炎。在一次輕微咳嗽後腰背痛、雙腿乏力和開始腳腫而向某醫師求醫。

醫師問診後告之是腰椎第四和五椎間盤突出而導致神經根受壓,腰痛和腳腫也是這樣造成,需要立刻手力復位。

復位後症狀沒有改善。他找我的時候已需要用拐杖輔助步行。

查詢病歷下得知原來他在患上新冠肺炎前體能已不知何解開始減弱,每次做健身和跑步好像呼吸不太暢順,有數次甚至胸口有擠壓感,雙腳越來越乏力,容易疲勞,他形容自己好像怎樣也「操不起」。

臨床檢查發現Z行動非常緩慢,上落病床顯得乏力。腰椎關節活動範圍正常、沒有明顯激痛點和形變。下肢水腫卻嚴重,神經檢查發現下肢局部肌力受損。

隨後安排了腰骶椎X光檢查和驗血化驗。結果是腰骶椎椎間隙輕微退化、腎功能受損跡象和貧血。

有言「西醫治病,中醫治人」,亦云「中醫為體,西醫為用」...想了很久也搞不清楚這些言論對行醫治病有什麼實質意義。

我報讀過不少中醫或與中國哲學相關課程,也不乏與中醫交流和合作的時光。以我的經驗,西醫臨床病歷詢問、檢查和診斷的邏輯推論與中醫的辨證論治思維各有千秋。中西醫同樣也治人治病,臨床上也可靈活地互為體用、攜手合作。

我認為行醫隨了技與藝的精進之外,更要緊的要有五顆心:驚心 (即「一步一驚心」,如履薄冰,步步為營)、愛心、專心 (對病人和自己的醫術) 、直心(勇敢地直接針對問題,不被自己或病人的情緒影響判斷)和寬心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做學生的時候,臨床導師教導:

(一) 行醫緊記「合情、合理、合法」,無往而不利。

(二) 臨床遇見"Yes" 或"No"的問題時,那便"Yes"  (意義大概是「做勝於不做」,但能會心微笑的相信只有行內人)。

(三) 臨床疏忽遺漏雖然並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可從每天自我反省和謙卑中得以改善。

沒有完美的醫者,沒有完美的醫術,更沒有分東南西北的心。祈求有志者能從遺漏之中檢討和學習,每一刻做好一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