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你點分自己是寒底定熱底?

初讀中醫,讀到咳嗽一門,有老醫師跟我說古諺有云:「入門聞咳嗽,醫生眉頭皺。」因為咳嗽難治,五臟六腑均可致咳,尤以體弱者如長者及小孩特別難治。不過去到臨床,有個問題比治咳嗽更難,每次被問腦袋都會停頓半秒,這就是

——「我是寒底定熱底﹖」

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一直都說中醫分寒熱,知道自己是寒底還是熱底對平日養生飲食非常有用。可是也是一條極難答的問題,它的難度就如:

「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無間道》的陳永仁(梁朝偉飾)反問心理醫生你覺得我是好人還是壞人,體質和人性同樣複雜)(網上圖片)

大部份人屬混合體質

對了,你覺得陳永仁是個好人還是壞人?當時連他自己也搞混了。其實一個人寒底還是熱底,跟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真是非常接近。一個人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正如一個人很難是徹頭徹尾的熱底,或是徹頭徹尾的寒底,絕大部份人都是寒熱錯雜的,部份臟腑寒、部份臟腑熱。

最常見的例子,一個人又喜歡吃煎炸香辣、食欲極佳,消化能力亦強;可是同時又有鼻敏感問題,怕風,天氣一轉變就流鼻水。他就是一個胃熱夾肺寒的體質。那你說他是寒底還是熱底呢?

九型體質更貼近現實

更多時候,中醫九型體質的分型更貼合現實情況。因為不少人的體質,寒熱沒有明顯的偏向,反而是氣鬱、瘀血等成因引起,說他是寒還是熱都不合適。中華中醫藥學會於2009年發佈了《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將人的體質大致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個類型。臨床上,很多人不是單一體質,而是2種或以上的體質混合而成的。

而中醫治病看人,根據不同學派也有不同的方法,例如經方派的思路就更不一樣,以六經來辨證,跟大家平常理解的臟腑就更不一樣了。

感冒時較難分辨體質

這樣說難道要學了中醫才可以問問題?當然不是啦!醫師都會很樂意答大家問題,不過如果是感冒期間,就真的比較難分辨本身體質的寒熱,往往感冒徵狀退卻後才能斷定,想知道個人體質的話,最好在非感冒期間就診呢!

中醫看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寒底熱底只可作參考,怕熱不一定是熱底,怕冷也一定是寒底。因為中醫還有虛火的概念,有機會再和大家闡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