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頭痛醫頭唔一定啱 腰痛原來關牙痛事?

很多人以為治療痛症應該對症下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原來身體痛症,很多時是源於身體其他地方出問題。例如腰痛,有可能是牙較關節功能失衡而導致。

個案分享

三十多歲的陳先生(化名)是一位運動教練,因腰痛求診。他表示右腰大肌久坐後、跑步及訓練時都會出現痛症。

例如坐大約五分鐘,便會出現右腰大肌無力及疼痛的情況,需站起來走走以紓緩痛楚。而且,痛症使他的動作不穩定。

作為一個專項運動教練,陳先生的體能及體格都非常好。平日除了培訓工作外,也需要處理日常文件。他的症狀是坐久了右腰會痛,跑步時右腰及右三角肌都會感覺痛楚,令他非常困擾。

為了找出病因,要先進行檢查。當完成神經動態(Neurokinesiology)檢查及骨架的檢查後,我發現他的右腰大肌和左腹筋膜呈現神經動態的不平衡(neurokinesiology imbalance),導致軀幹核心不穩定,繼而令右後三角肌作出替償。而歸根究底,問題竟然是源於他左邊牙痛,令右邊牙較關節(TMJ)過度發力所致。

當我處理了他右牙較關節失衡、右腰大肌過度發力,以及右腹的內臟筋膜受抑壓等問題後, 他即使坐多過5分鐘,右腰痛及右三角肌的痛症問題都大幅減少了。

總括而言,處理痛症時,除了處理病人申訴的位置外,有時候也要找出背後的根本原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