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冷水浴增免疫力減少病痛? 挑戰「冬天沖凍水涼」初體驗
不時聽到人說,冲凍水涼有益健康。
每逢天氣轉冷,電視新聞總會訪問那些風雨不改游冬泳的長者,他們穿着泳衣泳褲下水後,總是說水不冷呀。穿着厚厚羽絨衫的我,單是看見他們,那股寒氣也打從心底冷出來。對他們所表達的「不冷」,總覺得匪夷所思,心想他們多半是死頂吧。
一位朋友表達,以前好怕凍,手腳容易冰冷。開始沖凍水涼後,身體變得沒那麼怕凍,手腳也沒有那麼冷!聽了後,非常欣賞和佩服他的勇氣。
近來繼續看那本關於長壽的書籍 (上一篇文章提及的《Lifespan》,中譯《可不可以不變老?》) 。裏面提到,讓身體短暫處於「比舒服感覺冷的環境」(例如,在冬天穿着薄風褸在室外步行10多分鐘、沖凍水涼,甚至全身浸在冰塊中),可以激發身體的「啡色脂肪」(Brown Fat)。「啡色脂肪」有別於一般脂肪,對身體是有好處,激發後能幫助修補受損基因,作者認為長遠有機會延長壽命,和減少年老的疾病。(不過,這些「啡色脂肪」的數量會隨着年齡下降。)
閱後自己也心動想試一試。夏日炎炎30多度的情況下,我都會沖凍水涼。不過,當天氣稍為涼快,自己已經打退堂鼓,要開熱水爐來洗澡。然而心想,那些長者也能在冬天游冬泳,我也可以挑戰沖凍水涼吧!
以下純粹是分享個人感受:
一開始的時候,天氣比較熱,問題當然不大。但當天氣漸涼,尤其是這幾天,只有13、14度,真的需要一點勇氣和堅持,就這樣開始了個多月。
起初還覺得冬天沖凍水涼是不可思議;最令我驚訝的是,原來冬天冲凍水涼並不是超級恐怖的事。最困難的只是剛開始冲的那一刻;當身體適應凍水後,就覺得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我冲凍水涼的次序是:先洗頭,然後冷水淋在四肢,最後用手把一點冷水撥在身上幾遍後,便開始正常的洗澡。
最奇妙的是,沖完涼皮膚乾了後,身體會散發出溫暖!繼而,便發覺自己比以前不怕冷。這段時間,天氣比較冷,我在室內室外也比以前少穿衣服,有時感覺到涼快,而不覺冷。
冲凍水涼對身體健康是否有幫助,現在還是比較眾說紛紜,未有一個肯定的結論。沖凍水涼有可能會增加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免疫系統(Immune System),減少身體的炎症(Inflammation)等等。其中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是荷蘭的研究,大約3000個之前沒有沖凍水涼的習慣的人在參與這冲凍水涼研究後,發現他們因為疾病而不能返工減少了29%!這會否是僱主的福音?😂
(資料來源:The Effect of Cold Showering on Health and Work: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2016; 11(9): e0161749。)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夠堅持多久。給我最大的衝擊是,原來在冷天沖凍水涼並不是想像中可怕。是不是對身體真的有那麼多的好處,我真的不能確定,但是起碼我知道,我在寒冷的天氣下感到更溫暖。
點都要戴個頭盔先:以上只是個人的沖涼體驗,並不等於人人都適用,各人應按個人的情況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沖涼方式。
文章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