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浮針治療足底筋膜炎|袁康就博士

香港有不少行山徑,而且大多風景優美。之年疫情嚴峻,若要找一項離開群眾、避開冠狀病毒感染的運動,行山確是很好的選擇。近幾年多了很多熱愛行山人士,也多了很多足底筋膜炎病人!

行山、跑步、跳舞等運動都有機會患上足底筋膜炎。疼痛的位置也大多在內側腳踝對下轉入足跟底中點或轉彎處。患者足跟周圍按壓有痛點,走路會痛,晨起下床踏地會痛,嚴重的患者走路跛行,疼痛位置會延伸到足底前掌的幾隻腳趾。

足跟痛一年

莫生今年65歲,患上左腳足底筋膜炎,可他沒有跳舞、跑步或行山的習慣。

「你患足底筋膜炎多長時間了?」

「一年。」

「怎弄痛足跟的?」

「不知道,沒原因的,足底矯形科說我是扁平足導致!」

「你看過許多醫生?」

「一年來看過不少醫生,西醫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沖擊波、足矯科做了鞋墊……」

「那現在有改善嗎?」

「出街用鞋墊感覺會好些,但當我在家赤腳走路時,疼痛一樣明顯。」

「那你現在赤腳走幾步看看?」莫生依吩咐走幾步。

「痛呀!」

「那你不走路企定定會痛嗎?」

「企一會便痛。」

一針即痛減

我從莫生左腳內踝向上觸摸,輕易發覺他踝上8、9cm位置的肌肉明顯繃緊。我對莫生說:「你的足跟痛來自這繃緊的肌肉,我用浮針把它鬆開就可以了。」莫生那塊繃緊的肌肉是屈趾長肌。臨床經驗告訴我,大部分足底筋膜炎患者都是屈趾長肌的問題;雖然有些伴隨繃緊的腓腸肌、比目魚肌、亞基里斯跟腱等,那只不過跑步行山過勞也同時造成其他患肌,然眾多患肌之中直接誘發足底筋膜炎的,只是屈趾長肌。

我用浮針在莫生的小腿中段進針,對着患肌「掃散」和「再灌注」。

「你現在再走幾步看看?」

他又依吩咐走走。「咦,痛感了!」

「如果針前你痛10分,現在痛幾分?」

「嗯,現在4分吧。」

「好,你連續3天治療可以嗎?」

莫生三次治療後疼痛消失,尚餘「緊緊」的感覺。由於莫生患病長達一年,我建議他一星期後覆診鞏固。

一星期後莫生說:「這一星期沒痛過!」我如前扎針,給他鞏固。

(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