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能醫什麼病(十一):發燒|施卿卿博士

兩週前有一日收工回家,見到工人姐姐穿着一件厚厚的外套,但額頭上卻冒着汗,我猜她應該是感冒發燒了,一問果然如此:發燒、怕冷、頭痛、喉嚨痛、還有點咳嗽。

工人姐姐告訴我每當發燒時她都會穿上厚衣服來幫助自己退燒,我没有細問這是來自她家鄉的方法,還是來香港後她學我們中國人的方法,但這確實是一個很聰明的退熱方法,也就是廣東話所說的「焗汗」。後來我摸工人姐姐的額頭已經不是很燙了,應該是「焗汗」起效了,我再給她小柴胡湯和桑菊飲服下,並讓她早點去睡,次日就只剩下喉嚨痛和咳嗽了。但是緊接着小兒也病了,出現了同樣的症狀:發熱、畏寒、咽痛,看來這次是流感到我家了﹗我給了小兒服用小柴胡湯加麻杏石甘湯兩次,體溫由上午的38.6℃到晚上逐漸降到37℃左右,睡了一覺之後體溫也完全正常了。

發燒是臨床相當常見的症狀,每個人都經歷過。在西醫來看,發燒常見於感染性疾病(人體的各個器官感染各種細菌、病毒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感冒及流感;另外風濕熱等免疫系統疾病或者腫瘤等多種疾病亦可出現發燒,但相對少見一些。

發燒既是人體患病時的一種症狀,也是免疫系統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因為一兩度的體溫之差往往就會影響到細菌、病毒的存亡。因此一般來說,當體溫不高於38.5℃時並無需服用退燒藥,只要治療引起發燒的病因,隨着疾病的好轉發燒就會自然退去。只是一般來說,巿民的心理總是認為一旦發燒首要任務就是退燒,特別是當小朋友發燒時家長更是異常緊張,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退燒。

中醫將發燒分為外感發熱內傷發熱。外感發熱對應的就是西醫的感染性疾病,一般起病較急,熱度偏高。中醫還會將發熱再細分為發熱惡寒、但熱不寒、寒熱往來、潮熱等多種不同類型,并結合脈象、舌象以及伴隨症狀具體分為風寒型、風熱型、暑濕型等多種不同證型,再給予相應的方藥治療。而內傷發熱則相當於西醫所說的功能性低熱,常見於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疾病、內分泌疾病以及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內傷發熱通常起病較為緩慢,持續時間較長或反覆出現,以低熱較為多見,病情相對比較複雜。治療時同樣是依據脈象、舌象以及伴隨症狀判斷其是由於於氣、血、水濕的郁滯還是氣、血、陰、陽的虧損失調所導致,再給予相應的方劑治療。

中醫對於發燒其實有很好的療效,可惜我在臨床上能運用中藥退燒的機會並不多,這主要還是因為大部分巿民有一種固有的觀念:認為發燒必須先用西藥退燒,等退燒了才適合喝中藥調理。因此,我在門診接觸到的更多是自行服用退燒藥之後的患者。

西藥退燒雖然通常很快,但是很容易出現因過度發汗而傷了正氣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病人服用退燒藥後雖然不再發燒了,但卻出現非常疲累或者是動則出汗的現象。也有的病人服了退燒藥發燒暫時退了但很快又再次發燒,這主要是因為退燒藥不能有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結果。

我曾接診過幾例感染新冠病毒後服了幾天退燒藥仍未能退熱,而不得不求助於中醫。這一類的病人大多是因為本身正氣比較虛弱無力抗邪或缺乏津液發汗,又或者是病人濕氣困阻較為明顯,有這幾種情況的患者服用退燒藥通常效果都不太理想。相反運用中醫的方法,在袪風解表的同時相應地扶助一下正氣或結合袪濕等不同的方法,往往在服用中藥1~2天之後體溫就會恢復正常。

中醫有一些非常好的退熱方比如桂枝湯、麻杏石甘湯、白虎湯等,但一來這些藥方一是需要有經驗的醫師根據病人的情況選用,二來巿面並沒有相應的中成藥。不過巿民如果能學會在感冒初起時正確選用目前巿面上的中成藥,還是經常可以達到有效治療感冒及退熱的效果。

對於如何選用中成藥,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分清寒熱。如果發燒的同時伴有比較明顯的怕冷以及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那一般來說是属於風寒感冒,可以考慮服用葛根湯(注意平時容易出汗的人不適宜)或風寒感冒顆粒。如果發燒時只感到身體燥熱而不怕冷、或只有輕微的畏冷氣,同時伴有喉嚨痛、口乾咽燥等症狀,那通常就是風熱感冒,症狀較輕的可以選擇銀翹散,症狀重一點的可以選擇金花清感顆粒,伴有便秘的則可以選連花清瘟膠囊,後兩者都是在銀翹散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清熱解毒藥以加強療效。

還有一種在陰雨潮濕或暑熱天比較常見,主要表現為發熱伴有身體困重感,同時還有比較明顯的胃腸道症狀比如上吐下瀉等,這種通常是由寒濕引起的,藿香正氣丸比較合適。另外,對於一些體質比較虛弱、容易感冒發燒,伴有口苦惡心的患者,以及女性經期前後出現的感冒發燒,小柴胡湯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除了內服藥之外,中醫有一些外治法對於退燒也有效,包括針灸、推拿、藥浴等。常用且較容易操作的比如耳尖放血、大椎於血都有助於退燒,小朋友發熱還可以用刮痧推拿和藥浴的方法。我曾經遇到有家長在假期時因一歳多的寶寶發燒而緊急求助,根據寶寶的情況教她用白蘿蔔煮水給寶寶浸浴而退熱。

大家要注意的是:當你選擇中藥或中成藥治療外感發燒時,最好同時配合相應的飲食及起居護理以發揮最佳功效。首先是服藥後最好吃一碗熱稀粥,這樣可以及時補充津液以助發汗退熱。其次是飲食要清淡,忌生冷瓜果、肥甘厚膩、乳制品、酒精飲品等(醫聖張仲景原話是:禁生冷、粘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最後是服完中藥後要側臥並蓋被以助全身均勻適量的出汗。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