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腰側脹痛要注意!分辨多囊腎與腎囊腫|徐大基中醫師

多囊腎是腎臟的皮質和髓質出現多個囊腫的一種先天遺傳性腎臟疾病,主要表現為雙側腎臟發生多個或無數個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腫,而使腎臟明顯增大,形態失常。一般到成年才出現症狀。多囊腎患者臨床表現有腹部膨大,腰、腹不適或疼痛,嚴重者可出現腎絞痛等症狀。此外,還會出現血尿、蛋白尿、高血壓、囊腫感染、囊腫破裂及腎功能減退等等症狀。

多囊腎在臨床上常常與腎囊腫混淆。

腎囊腫不同於多囊腎,是後天獲得性疾病,囊內是液體,一般多在體檢做超聲檢查時被發現。單純性腎囊腫,多無症狀;囊腫較大,合併感染則可有腰痛或偶有鏡下血尿;囊腫合併結石、感染則患側腎區可有叩擊痛;如囊腫直徑大於5cm時可能引起患側腰部脹痛、不適,如合併感染還可引起膿腫。併發感染是腎囊腫惡化的重要原因。

腎囊腫一般不會發生慢性腎衰竭的嚴重病變,因此單發性及小的嚢腫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但要定期進行腎超聲檢查,觀察囊腫是否繼續增大。無症狀者也應該定期進行尿常規,腎超聲波等檢查。

而對於多囊腎,目前尚無有效的根治療法,主要在於積極預防、及早治療多囊腎併發症,避免腎功能進一步損害,延緩腎衰竭進展。

積極控制高血壓以及防治併發症、防治感染、避免腎毒性藥物使用等是延緩腎衰進展的主要措施。如出現尿毒症時則需要進行透析治療和腎移植。中藥對其早期延緩其進展有一定作用,但到晚期效果不如早期,因此建議要提高警惕,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多囊腎的中醫治療

多囊腎屬於中醫「積聚」範疇,本病的形成多因先天稟賦不足,致氣機失調,氣滯血瘀。病變早期多為腎氣不足,瘀阻腎絡,其病機關鍵是氣滯濕阻瘀血,故治療重在理氣化瘀、清利濕熱、兼以補腎,以達祛邪不傷正;病情進一步發展,逐漸出現高血壓、血尿等,多數屬於肝腎不足,濕熱瘀阻,治宜滋養肝腎;後期出現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則屬於脾腎兩虛,濕濁瘀阻,治宜健脾補腎,溫陽活血利水,化濕降濁。並在此辨證治療的基礎上,配合選用黨參、黃芪、當歸、大黃、丹參、三棱、莪朮、牛膝、淫羊藿、土鱉蟲、白花蛇舌草等藥物,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

飲食與調養

①一般主張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戒煙酒;

②保持大便通暢;

③宜限鹽,高血壓、少尿、水腫者更要注意;

④腎功能衰竭者,宜按照優質低蛋白飲食;

⑤平時應避免腰腹部碰撞、擠壓,以防囊腫破裂;

⑥應積極對症及支持治療,控制高血壓、預防尿路感染、防治腎結石等併發症發生,儘量延緩腎衰進展。

食療湯水

  • 黃芪黨參當歸雞湯

配料:

雞半隻,黃芪20克,黨參15克,當歸7克,紅棗15克,枸杞子10克,薑片及鹽適量。

做法:

①黃芪、黨參、當歸、紅棗、枸杞子沖洗乾淨,浸泡30分鐘,備用;

②雞肉洗淨切塊,鍋中倒入適量清水,水煲滾後放入雞肉塊,撇去血水浮沫後,將雞肉塊撈出,備用;

③將以上材料(連浸泡藥材的水)倒入鍋中,加入薑片及適量清水,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約1小時,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

補中益氣、滋補肝腎、補血活血。

  • 黨參茯苓淮山排骨湯

配料:

排骨250克,鐵棍山藥半條,黨參20克,茯苓15克,丹參15克,杜仲10克,陳皮5克,薑片及鹽適量。

做法:

①排骨洗淨,汆水,備用;

②黨參、茯苓、丹參、杜仲、陳皮沖洗乾淨,浸泡30分鐘,備用;

③將以上材料(連浸泡藥材的水)倒入鍋中,加入薑片及適量清水,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煮約45分鐘後,加入洗淨削皮切塊的山藥,繼續煮約半小時至山藥軟糯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補氣健脾,活血化瘀。

上述食療方應結合自己的體質、身體狀況辨證應用。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以上資料摘自徐大基教授編寫的《腎病治療與中醫調養》一書,此處有刪改,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