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中醫藥調養乙肝帶菌者|徐大基中醫師
在當今社會,乙型肝炎帶菌者頗為常見。乙肝帶菌者,即身體攜帶乙肝病毒,但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當乙肝帶菌者的 HBV DNA 定量超標時,一般考慮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但如果肝功能正常,也可考慮中醫藥治療。有時也可採用中醫藥配合治療。
中醫認為,乙肝帶菌狀態多與濕熱疫毒內侵、正氣不足有關。濕熱疫毒之邪侵犯人體,留滯於肝臟,導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氣血不暢。而正氣不足則難以抵禦外邪,使病情纏綿難愈。
中醫藥調養乙肝帶菌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辨證論治。中醫將乙肝帶菌者分為不同的證型,如肝膽濕熱型、肝鬱脾虛型、肝腎陰虛型等。針對不同的證型,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肝膽濕熱型表現為口苦、脅痛、黃疸等症狀,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肝鬱脾虛型則有脅肋脹痛、腹脹、便溏等表現,治以疏肝健脾;肝腎陰虛型可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口乾等症狀,治療當滋補肝腎。
其次是中藥調理。許多中藥具有保肝、抗病毒、調節免疫等作用。例如,黃芪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肝臟微循環的功效;茵陳、梔子等清熱利濕藥能有效清除濕熱之邪。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藥的使用應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用藥。
此外,中醫還強調生活方式的調整。乙肝帶菌者應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飲食上,應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同時,要戒煙限酒,減少對肝臟的損害。保持心情舒暢也非常重要,避免情緒過度波動,因為不良情緒會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
中醫藥調養乙肝帶菌者通過辨證論治、中藥調理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狀,提高生活品質,延緩病情進展。但需要強調的是,中醫藥治療乙肝帶菌者應與現代醫學的檢查和治療相結合,定期復查肝功能、HBV DNA 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中藥湯水:山藥薏仁扁豆湯
材料:山藥 30 克、薏仁 30 克、白扁豆 20 克、紅棗 5 顆。
做法:將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塊。薏仁、白扁豆洗淨,提前浸泡 2 小時。紅棗去核,洗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薏仁、白扁豆,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 30 分鐘左右,至薏仁、白扁豆熟爛。加入山藥塊、紅棗,繼續煮 20 分鐘左右,至山藥軟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