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腎病的中醫藥治療|徐大基中醫師
痛風,這個困擾眾多人的疾病,主要由血尿酸升高所致。長期的高尿酸血症會對腎臟造成嚴重損害,引發痛風性腎病。若病情進展,可導致腎功能受損,甚至發展為腎衰竭,嚴重者需要進行透析治療。
痛風病因病機主要涉及先天稟賦不足、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因素。飲食不節者,嗜食肥甘厚味、醇酒海鮮等,致濕熱內生。稟賦不足、勞倦過度則耗傷正氣,脾腎虧虛。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導致濕熱、痰濁、瘀血等病理產物積聚,痹阻經絡關節,進而影響腎臟功能。
在症狀表現方面,痛風性腎病患者常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屈伸不利。同時,還可能伴有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小便異常等腎臟受損的症狀。
中醫藥治療
中醫治療痛風性腎病,強調辨證論治,既要重視症狀的緩解,又要針對尿酸升高這一關鍵問題。
對於濕熱痹阻證的患者,關節紅腫熱痛,疼痛劇烈,夜間尤甚,發熱口渴,小便黃赤。治療應以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為主。常用方劑為四妙散加味,其中蒼朮、黃柏清熱燥濕,牛膝引藥下行,薏苡仁利水滲濕。可加入土茯苓、萆薢等加強利濕解毒之功,忍冬藤清熱通絡。通過清除體內濕熱之邪,緩解關節疼痛,同時也有助於降低血尿酸水平。
脾腎兩虛證的患者,關節疼痛相對較輕,但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納少腹脹、大便溏薄等症狀明顯。此時應健脾益腎,利濕泄濁。無比山藥丸合參苓白朮散加減是常用的方劑。山藥、茯苓、澤瀉等健脾益腎,利水滲濕;杜仲、牛膝補肝腎,強筋骨;黨參、白朮健脾益氣。通過調理脾腎,恢復臟腑功能,促進尿酸的排泄。
痰瘀痹阻證的患者,關節疼痛反覆發作,關節腫大變形,皮下結節,肌膚甲錯。治法為化痰祛瘀,通絡止痛。桃紅四物湯合二陳湯加減可起到較好的效果。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等活血化瘀,陳皮、半夏、茯苓等化痰祛濕。消除痰瘀之邪,改善關節症狀,也有助於腎臟功能的恢復。
在治療高尿酸血症方面,中醫藥有着確切的依據和方法。一些中藥具有明確的降尿酸作用。例如,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其能促進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萆薢能夠分清泌濁,利濕去濁,也對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車前草、玉米鬚等利尿通淋的中藥,可以增加尿量,促進尿酸的排泄。此外,一些中藥複方製劑也在臨床實踐中顯示出良好的療效。比如,由多種清熱利濕、健脾益腎中藥組成的方劑,能夠調節體內代謝,改善腎臟功能,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除了內服中藥,中醫藥還有其他療法輔助治療痛風性腎病。中藥外敷可選用具有清熱利濕、通絡止痛作用的中藥,如金黃散、雙柏散等,外敷於疼痛關節處,能直接緩解關節疼痛。針灸治療選取腎俞、脾俞、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等穴位,通過調節經絡氣血,起到健脾益腎、利濕泄濁的作用。
在飲食調理方面,痛風性腎病患者應嚴格控制飲食。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等。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同時,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因為肥胖會加重腎臟負擔,影響尿酸的排泄。
以上資料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