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生到上頭!濕熱夾風 頭皮出水痕癢|倪詠梅中醫師
濕疹全身都可發作,那種癢到入心,皮膚滲水流滋的感覺真是不足為外人道。濕疹最常見的地方是手肘、膝後的位置,古稱「四彎」,原因是關節是濕氣所聚的地方,特別容易聚濕生熱。而頭部也會長濕疹,如果全頭都長的話,情況是極其辛苦的。因為頭皮皮脂腺分佈較多的特點,特別易出現厚厚的黃痂,密密的蓋滿頭皮,結果令汗液、皮脂難以透出,形成惡性循環。
以下是頭皮濕疹的常見症狀
.頭皮發癢
.頭頸有烘熱感
.頭皮出現紅斑(泛紅)或丘疹
.頭皮屑增多
.頭油增多
.頭皮滲水,甚至枕頭出現水漬
.出現黃色痂皮
.頭皮會滲出有臭味的汁液
.脫髮
頭皮濕疹很多時會於髮際線開始出現,一般會有泛紅、痕癢、脫屑的情況。(網上圖片)
頭部為最易熱的部位
頭皮濕疹的出現,中醫認為多數和「濕熱」有關。濕熱薰蒸於內,頭為諸陽之會,濕熱聚集,令頭皮發炎,腦故會出現頭皮發炎、刺癢、流滋等情況,頭皮滋水不斷、或忍不住抓破皮膚,就會出現黃痂。黃痂一層層堆積,濕熱難以透出,頭皮就會更為痕癢。由於頭髮覆蓋的關係,那種悶熱感非筆墨可以言喻,病人表示癢到想抓破頭骨,每早起身手指甲縫都是抓出來的血漬,十分痛苦。
除了濕熱之外,「風」也是導致頭皮濕疹的主要原因,風可導致頭皮極度搔癢,而且呈遊走性,左邊癢完到右邊,毫無規律可言。中醫認為「風性善行數變」,意即因風而起的疾患,患處不定,就如風一樣變化不定。如因風而起的頭痛就會一時太陽穴痛,一時頭側痛,不會有固定痛處。為什麼頭會有「風」呢﹖是不是因為吹風﹖
吹風的確是原因之一,最常見的是頭髮未乾就吹冷氣、或是出門吹風。或是辦公室、坐車時頭部對正風口等等。另外,結合現代理論,風也是過敏源,如因風帶來的粉塵、花粉、纖維、毛髮等等,都會加劇皮膚疾患的出現。
小童及女性特別嚴重
頭皮濕疹以小童及女性特別嚴重,臨床上嚴重個案以女性為多。因為女性一般頭髮更長,一旦長出濕疹,因為頭髮遮覆而難以透氣,結果反覆難癒。
頭皮濕疹,初起時往往在髮際線開始,特別常見於後頸位置。如果沒有好好處理,戒口服藥的話,會往上蔓延。如果置之不理,再去染髮、使用易致敏的洗頭水,甚至是戴帽遮醜的話,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濕熱處理不善 形成血瘀 情況複雜
曾經有一位中年女性,反覆十年頭皮濕疹,中西醫也看過了,也是時好時壞,已令她對治療失去信心,只要不太癢就不去處理。求醫時正時發作期,她的頭髮倒是十分烏黑濃密,可是一揭開,上面沒有一塊好肉。除了黃痂外,更夾雜一塊塊血痂,堆疊得有近2-3mm厚。病人表示癢倒不是太癢,只是厚厚的痂皮自己看了也覺得可怕,希望可以找到方法處理。
當日病人的情況比這種更嚴重,厚厚的黃痂結了一層又一層,同時會有暗紅的血痂。(網上圖片,經模糊處理)
病人表示當初起頭皮濕疹時真的很愛吃濕熱身的東西,如海鮮及辣。不過自從長濕疹已節制了很多。中醫也表示她的問題屬於濕熱,不過清利濕熱的藥物如土茯苓、薏米等吃了很多,可是也沒有太明顯的好轉。轉了幾個醫師也是類似情況。
這個病人特別之處,是除了出現因濕熱而起的黃痂外,更有厚厚的血痂,即使沒有搔抓,也會自然長出,令她覺得煩惱不堪。仔細詢問病歷,原來當初患頭皮濕疹時,她的人生經歷了大變故,至親離世之餘更離婚,心情極度抑鬱。從中醫角度看,憂思抑鬱會導致氣滯血瘀,瘀血阻滯,離經之血即成為血痂。而當時濕熱熾盛,氣滯血瘀與濕熱膠結,一旦血瘀未除,一日濕熱仍深伏於血脈之中。結果在常規的清熱化濕袪風藥之外,再加入活血化瘀藥如丹參、赤芍等等,情況即大為改善。連續服藥半年,終於痂皮脫落,開始長出新的頭皮。
頭皮濕疹是可以治癒的,最重要是找出病因,同時對治療要有耐心,因為它比一般濕疹的治療過程更長,半途而廢的話,就浪費了之前的努力了。另外,生活習慣上也要留意,盡量用低敏的洗頭水、不染髮、盡量剪短維持通爽、不戴帽,戒口食酸辣、海鮮、牛肉等發物,都可有助控制頭皮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