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醉我獨醒
在資訊紛亂的世代,我有些朋友熱烈地每天閱讀新聞,可是他們往往愈讀愈抑鬱,愈讀愈悲憤。我又有另一些朋友早已放棄閱讀新聞,逃避不利和激心的消息,寧願做個不聞不問的人。究竟我們應該帶着甚麼心態去閱讀資訊。
在疫情開始時,有一批人因為一些小道消息,說廁紙短缺,結果瘋狂地搶購。不過,這裏也有另一批人,他們蔑視受資訊影響的人,覺得自己不會容易受外界資訊影響,可是因為不想被瘋狂的人搶購一空,也加入要購買一點物資。最後,兩班人都去搶購廁紙。
在心理學上,上面那種自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其實內裏卻都是受資訊無形影響的現象,叫「第三人效應」(The third person effect)。這種人會覺得自己不會受他人的言論輕易影響,甚至構成憂患意識。這現象不會令人立即相信他人言論,反而令人對那些豬隊友和言論反感,甚至逆勢而行。例如,當人人都聽聞樓市會升,紛紛搶購新樓盤,他們卻認定其他人是瘋子,自己立定心意不購買,可能之後又後悔。有些家長討厭一些人云亦云的怪獸家長作風,因此對子女放軟手腳。有時候,在選舉活動中,有些參加者大熱倒灶,或小數派也能當選,都可以跟「第三人效應」有關,當選人吸納了一些「另類」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