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肚腩因為有宿便?還是盆骨前傾/腫瘤?醫生教5招分辨腹凸原因

更新時間:15:08 2024-05-31
發佈時間:15:08 2024-05-31

肚腩減極不走,未必單純與中央肥胖有關。有醫生分享指,身型瘦削,但小腹凸出的人士,身體有機會涉及婦科腫瘤、盆骨前傾等狀況。要分辨自己的腹凸情況,原來亦有方法自測?

有肚腩因為有宿便?還是盆骨前傾/腫瘤?

家庭醫學科醫生陳君琳在FB專頁「精準減重|北秀健康管理診所」分享指,不少人身型四肢纖細,惟獨小腹凸出。她提醒,這現象有可能與以下4大原因有關,當中甚至可能涉及婦科腫瘤。

為何小腹會凸出?⬇⬇⬇

小腹凸出4大原因:

1. 宿便脹氣

乙狀結腸處於大腸尾後,位置剛好位於下腹部。如果日常飲水不夠、蔬菜攝取量少,糞便來到此處時容易變得又乾又硬,難以排出,造成小腹凸出的現象。

除糞便外,空氣也會導致小腹凸出。因為水分會被大腸吸收,腸道菌群會發酵大腸內剩下的食物殘渣,過程中會產生氣體。如果腸道菌群失衡,產生過量氣體,或患上小腸菌叢過度增生時,腸道容易累積過量氣體,把小腹撐起來。

2. 婦科腫瘤

不少女生都有良性婦科腫瘤的困擾,包括子宮肌瘤、朱古力瘤、畸胎瘤等。過去曾有紀錄統計,有子宮肌瘤的直徑可高達20厘米。也曾有醫生分享指,曾在同一個女性身上取下共63公斤的子宮肌瘤,重量如同一個人。因此當身體出現類似的腫瘤時,小腹自然會凸出,這類腫瘤一般經手術切除後,小腹有時可回復平坦。

3. 肌肉筋膜被撐大、腹直肌分離

對於孕婦、核心肌群特別弱的人士,腹部六塊肌的中間筋膜有時容易被撐開,令六塊肌變成「3+3塊肌」。當筋膜被撐開後,由於中間地方沒有組織去聯繫,可能使肚臍下方部位累積成小腹凸出的現象。

此外,在成功減肥的人士或產後女性身上,通常會出現小腹皮膚鬆掉、起皺的情況,但身體其他部位卻脂肪不多,這有機會是腹直肌分離的現象,造成腹部凸出。

4. 盆骨前傾

當核心肌群沒力與髖關節不夠靈活,有機會導致盆骨前傾,造成小腹凸出的假象。盆骨前傾高危一族包括懷孕婦女、常穿高跟鞋者及久坐的上班族等。

腹凸現痛感即求醫 醫生教5招自測

至於要如何分辨自己屬於哪種腹凸,陳君琳醫生分享以下5大貼士,同時提醒腹凸如有明顯的痛感,應盡快求醫檢查:

 

1. 看位置

  • 如肚臍上方就出現凸出,可視為整個肚子凸,通常有2原因,包括脹氣、內臟脂肪過多,後者也就是俗稱的「啤酒肚」。

2. 捏肚子

  • 嘗試用雙手捏肚子,若感覺肚皮厚度超過3厘米,肚凸大多由皮下脂肪引起。
  • 如果肚皮捏得起來,但只有薄薄一層,很有可能是皮膚鬆弛。

3. 看時間

  • 可全日觀察自己肚凸的時間,如起床後肚子還算平坦,但經過整天飲食後,肚子開始越來越凸,就有可能是脹氣或排便的問題。

4. 腹直肌分離檢測:仰臥起坐 

  • 平躺地上膝蓋彎曲,腳板平貼於地上,進行一個仰臥起坐動作。
  • 腹肌期間會出力,此時用兩隻指頭,戳進肚臍上方位置。
  • 當腹肌正在出力時,會自然地鼓起來,便能感覺到中間有一個凹槽。
  • 若凹槽寬度超過2個指幅,就是腹直肌分離的現象。

5. 盆骨前傾檢測

  • 首先放鬆平躺地上,檢視自己的腰椎與地板上的空間是否有空隙。
  • 如果空隙會超過一個手掌,或者一個拳頭的寬度,就表示可能有盆骨前傾的問題。
  • 除平躺地板外,也可以靠在牆上,測量腰椎跟牆壁的距離。

延伸閱讀:肚腩分兩層?肚腩大但手腳瘦?營養師教分4種肚腩 踢走壓力肚啤酒肚

 

延伸閱讀:內臟脂肪|肚腩大易患癌中風腦退化?6習慣易致腰粗 雞蛋吃太少也出事

資料來源:FB「精準減重|北秀健康管理診所 」(獲授權轉載)

---

相關文章:

胃脹食物|中醫揭6類食物易致胃脹 吃番薯芋頭要小心

脹氣成因|牛奶車厘子易致胃脹腹瀉?醫生教避開16種食物免脹氣放屁

減肥餐單|20歲女半年激減94磅 擺脫肚腩象腿變辣妹 公開4大必瘦秘訣

減肥|女子照吃澱粉半年減15kg不反彈 醫生推介1類食物增肌減脂

中央肥胖|有肚腩等於肥?專家教1招分辨 6招防增磅中風睡眠窒息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