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大蒜抗發炎/護心血管 這樣吃脂肪肝風險降近30% 發芽後能吃嗎?
發佈時間:18:47 2025-04-17 HKT

如何吃大蒜防癌效果最好?有營養師表示,大蒜具有預防脂肪肝、癌症等好處,惟2類人應小心食用。大蒜最佳食法是甚麼?發芽後還可以吃嗎?
大蒜集4大好處 這樣吃降脂肪肝風險近30%更防癌
營養師程涵宇在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大蒜不只香氣迷人,其營養價值也十分豐富,對於健康有4大好處:
大蒜4大好處:
1. 抗發炎
大蒜當中的大蒜素是天然抗發炎成分,研究證實有效調節免疫反應,降低身體慢性發炎。
2. 保護心血管
有研究表明,每日攝取大蒜萃取物,可降低總膽固醇與血壓,特別是在高血壓患者身上的改善效果更明顯。
3. 調節腸道菌叢
大蒜含有寡糖,是益菌的食物,能幫助腸道生態平衡。研究顯示,大蒜能促進雙歧桿菌等益菌增生。
4. 保護肝臟
大蒜富含具有抗氧化和抗發炎植化素。研究證明,每周食用生蒜多於7次的男性,患脂肪肝的風險最多降低29%,生吃大蒜亦有助降低患肝癌的風險。
大蒜生吃比煮熟營養價值更高?
程涵宇表示,大蒜生吃的好處最多,建議剝好放10分鐘再吃,讓蒜胺酸轉化成活性最強的大蒜素。雖然大蒜素受熱會分解流失,但仍有抗氧化、調整菌叢等功效。生吃建議切片後涼拌,熟食則推薦烤全蒜、煮湯或製成烤大蒜抹醬。
她提醒,一般成人每日可以吃1至2瓣生蒜,熟蒜則可以吃3至4瓣。不過,有腸胃潰瘍或胃酸倒流的人,應避免生吃大蒜,以避免胃灼熱。
如何保存大蒜不易變壞?發芽後還能吃嗎?
大蒜發芽或表面出現變化還能夠食用嗎?台灣農糧署曾發文講解如何辨別大蒜有否變壞,並分享2招可以延長保存期限。
1. 發芽
長出黃色或綠色的嫩芽後,蒜瓣會萎縮乾癟,雖然營養價值降低,但仍可安心食用。
2. 褐斑
蒜瓣表面出現褐色小點,主要與乾燥程度或貯藏環境有關。若表面無黑點或發霉,就可正常食用。
3. 黃化
整顆蒜瓣轉為黃橘色且觸感偏軟,主要與日曬過長或貯藏環境有關。若無腐敗軟化,可正常食用。
4. 軟化
當蒜瓣觸感轉為軟爛、糊狀或空心,甚至表面出現大塊的明顯破損,則可能是細菌滋生而腐敗。應避免食用並整顆大蒜丟棄。
另外,農糧署建議,將大蒜保留完整外皮,置於乾燥陰涼通風處,或去皮切碎後冷凍,都有效延長其保存時間。
資料來源:程涵宇營養師 Dietitian Han-Yu Chen、鮮享農YA - 農糧署
延伸閱讀:3種香料防癌力超強!營養師揭防大腸癌胃癌 更護腸通血管
---
相關文章:
改善記憶力/認知功能 吃5款香料超有效!有1款更防癌/解毒/止痛
轉季咳嗽流鼻水 吃蒜可治感冒?營養師推介10大食物 最有效紓緩感冒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