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平衡動作自測健康 撐不到10秒心臟病風險增50% 專家教3招逆轉
發佈時間:15:00 2025-04-20 HKT

透過10秒的平衡動作,就可以測量身體健康狀況!有醫生教1個可輕鬆在家進行的平衡測試,並指如動作撐不到10秒,患心臟病風險可大增50%。對於無法達到10秒的人士,他建議可透過3大方法改善平衡力,甚至每日做5分鐘就有效。
1個平衡動作自測健康 撐不到10秒心臟病風險增50%
根據內媒《生命時報》報道,浙江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孫東昇指,有大量研究發現,人體平衡能力猶如一面健康鏡子,能反映心臟和腦血管系統的健康問題。為檢測平衡能力,有科學家已設計多種簡單易行測試方法,其中「閉眼單腳站立測試」是評估方式之一。
閉眼單腳站立測試做法:
- 雙臂向兩側水平伸展,雙腿併攏直立且腳尖朝正前方。
- 進行閉眼訓練時,以慣用支撐腳保持站立姿勢。
- 將另一側膝蓋彎曲抬起,且不與另一腳接觸。
醫生指出,一般人閉眼單腳站立應能維持10秒以上,但有研究顯示,閉眼單腳站立每減少1秒相當於身體老化0.7年。此外,日本京都府立大學山田教授也曾表示,這項測試能有效評估肌力與平衡感的功能,有助於判斷人體老化程度,不論性別年齡,站立時間超過9秒者通常身體更年輕。《英國醫學雜誌》上一項長達12年的研究更發現,平衡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無法單腿站立10秒的中老年人,未來10年內死亡的可能性是能保持平衡者的近兩倍。
無法維持單腳站立3大健康風險:
1.心臟病風險
研究指出,無法完成單腳站立10秒測試的人,未來10年內死亡風險增加84%,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更會提高50%。這是由於平衡能力較差的人下肢血液循環不良,迫使心臟必須加倍運作以維持血液輸送,長期下來將造成心臟過度負荷。此外,調節平衡功能的自主神經系統若失調,血壓劇烈波動,進而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對心腦血管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2.中風風險
中風患者高達83%的人伴隨明顯平衡功能障礙,這類平衡差的患者發生二次中風風險較常人高出2倍。其關鍵原因在於中風患者會導致小腦平衡中樞血流供應不足,而平衡差能力下降又會限制患者活動量,造成血液循環減緩,反而更易形成血栓。
3.認知衰退風險
平衡能力下降的人,在5年內出現記憶力減退風險增加40%,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更會上升30%。
平衡力下降增4風險 更降大腦反應速度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張一民指出,人體無論處於站立、坐姿、蹲或騎等姿勢,均需仰賴良好的平衡能力。報道指出,這種平衡機能是由視覺、肌肉力量與神經系統等多重機制共同協作所達成,當平衡能力出現衰退時,可能引發以下4大潛在風險,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致命。
1.摔倒致死風險增加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苟波表示,在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害致死的案例,跌倒位居第一大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顯示,全球每年因跌倒死亡的人數高達30萬人。
2.出現眩暈耳鳴症狀
人體內耳前庭器官不僅能維持身體平衡,更與噁心、嘔吐和頭暈等不適症狀密切相關。例如,當乘坐交通工具時,前庭器官若承受過量的運動刺激,便可能干擾神經中樞的正常運作,誘發暈車反應。
3.關節損傷風險顯著提升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苟波表示,當人體平衡能力減弱時,運動能力受限,會直接限制運動表現並減少肌肉鍛鍊機會,長期下來將導致骨骼活動功能受阻,進而引發韌帶與半月板損傷、軟骨磨損,以及關節病變提早發生等一系列連鎖性健康問題。
4.反應能力下降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者指出,人體反應速度能綜合反映各部位協調能力,而反應力與平衡力間存在關聯性。所以,透過平衡訓練可有效提升反應能力;相對地,當平衡功能衰退時,亦會導致大腦反應速度減緩。
3大原因削弱平衡力 久坐2小時平衡能力下降5%
報道也指出,平衡能力衰退雖普遍被認為與年齡增長呈正相關,但實際上肥胖、吸煙習慣及運動不足等也可能削弱平衡力。此外,還有以下3大原因降低平衡力:
1.自然老化
人體自40歲起,負責動態平衡調控的前庭系統功能開始退化,至70歲時其敏感度僅剩年輕時的40%;而肌肉量每年更流失1%,尤其是下肢肌力顯著減弱,直接影響平衡功能。
2.藥物副作用
例如進食降血壓藥可能導致姿勢性低血壓,使患者在起身時出現站立不穩的情況;而服用抗抑鬱藥,例如舍曲林,則可能干擾神經傳導系統傳導,進而降低平衡能力。
3.不良生活習慣
久坐人群會使臀肌進入休眠狀態,有研究顯示,連續靜坐2小時,將導致平衡能力降低5% ;而長期熬夜則會干擾小腦的節律調控功能,甚至出現類似醉酒狀態的步態失調現象。
3招逆轉平衡力 每日5分鐘就有效
報道中表示,即使平衡能力不佳也無需過度憂慮,透過三種簡易訓練方法,每天僅需5分鐘即有機會培養出「超穩」體質。還有研究表明,持續進行8星期平衡訓練能使腦血管反應性提升15%,如同為大腦血管系統進行專業的瑜珈鍛鍊。
- 廚房訓練法:洗碗時可單腳站立,每次維持30秒後換腳,雙腿交替進行2至3組。
- 座椅體操:坐在椅子前1/3處,以緩慢速度反覆練習站立與坐下,每組10次。
- 睡前足部訓練:利用腳趾夾取毛巾的練習,有效強化足底敏感度。
資料來源:《生命時報》
延伸閱讀:第3大殺手心臟病!5種飲食法最能保護心血管!純素/低脂/低醣哪種最好?
---
相關文章:
雙腳水腫勿輕視!恐屬心臟衰竭/腎病徵兆 營養師教30秒自測風險
早上心臟病發風險增40% 起床後做4件事護心防中風 這時段吃早餐更防糖尿病
港人這習慣可延壽/防癌/降三高 更集10大好處 心血管病風險降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