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先兆|40歲男突然3日1次大便 患胃癌半年後逝 小心2大致命危機
發佈時間:13:50 2023-08-03 HKT

排便規律改變可能是胃癌先兆。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40多歲男子求醫時發現排便習慣改變,突然變成3日排便一次,求醫後確診患上胃癌,半年後不治病逝。醫生指出,有2種胃癌症狀看似平常,但可能潛藏致命危機。
胃癌症狀|突然3日1次大便 40歲男子確診胃癌
外科醫生陳榮堅在其Facebook專頁上發文指,該名40多歲男子早前發現自己的排便規律改變,由以往一日排便一次變成三日排便一次,求醫照大腸鏡及超聲波後均沒有發現異常。
相關文章:便秘可演變為大腸癌 出現4種情況須求醫
然而,該男子仍然感到腹部不適、食慾不振,進行胃鏡檢查後最終發現患上「瀰漫型胃癌」。陳醫生隨即為患者安排手術,發現該男子的癌細胞已由胃部擴散至整個腹腔,甚至有小部分擴散至橫結腸,因此無法開刀,只能使用效果有限的化療,該男子最終在半年後仍不治病逝。
胃癌症狀|胃癌擴散速度快?小心2大致命先兆
陳榮堅醫生指出,一般胃癌的部位會出現潰瘍情況,令腫瘤的邊界較明顯及容易察覺。但瀰漫型胃癌是整塊出現,腫瘤邊界不明顯,而且癌細胞擴散速度非常快,較難被治癒。他續指,胃癌的先兆往往都是日常中難以察覺的小改變,若出現排便次數改變、食慾不振這2種情況,就有可能患上胃癌,隨時有致命風險。
相關文章:男星器官衰竭逝曾中風患胃癌 切7成胃做12次化療 常吃2類食物惹禍
胃癌是本港第6大致命癌症。根據醫管局資料,胃是消化系統中的一部分,會分泌胃酸幫助消化,並將大塊食物研磨成小塊,然後透過腸道蠕動將食物逐步轉入腸道繼續消化程序。當胃部細胞出現異變,發展成為惡性腫瘤,就是「胃癌」,但胃癌成因至今未有定論。
胃癌常見症狀有12種:
醫管局指,若出現以下徵狀,可能是患上胃癌。但亦可能是其他更常見的情況如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有懷疑徵狀,應盡早向家庭醫生求診:
- 持續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 體重急速下降
- 小腹腫脹
- 進食後腹脹不適
- 嘔吐,甚至吐血
- 大便出血、大便呈黑色
- 貧血、疲倦、虛弱
延伸閱讀:常吃酸菜火腿易致胃癌?小心高風險食物
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姸早前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不良飲食習慣會增加患胃癌風險,應避免以下2類食物:
延伸閱讀:預防胃癌2類食物要少吃
預防勝於治療!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姸又建議大家注意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減低患上胃癌的風險。
延伸閱讀:預防胃癌方法 4大飲食貼士
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預防胃癌也要維持良媒飲食習慣,多吃新鮮食材,避免燻醃及加工食物,實際建議如下:
延伸閱讀:12種最強防癌食物 可防胃癌大腸癌乳癌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曾分享12款食物,指有助預防大腸癌、乳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常見癌症。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