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飲水免洗腎?醫生教5招護腎 3個月改善腎功能 必須這時間入睡
發佈時間:17:00 2025-04-09 HKT

不想晚年洗腎,日常應如何飲水護腎,預防或改善腎病?有醫生指出,護腎必須刻意,不能隨性。他建議5招護腎,當中包括必須在1個時間入睡,讓腎功能最快可在3個月得到改善。
護腎|如何飲水免洗腎?教5招護腎3個月改善腎功能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要預防或改善腎病,必須刻意為之、有意識、有目的地護腎。當中,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實行以下護腎5招,腎功能最快可在3個月內獲得改善,有效護腎。
甚麼生活習慣可以護腎?
5大生活習慣有效護腎:
1. 刻意喝水
腎臟作為人體過濾器,需充足水分排出尿毒素,若沒有嚴重水腫、肺積水或心臟衰竭等需要限水的理由,應刻意計算每日飲水量,依照體重計算3%至4%,建議使用刻度水壺達至一天需要的喝水量。
2. 刻意限制蛋白飲食
腎臟病飲食關鍵在限磷、鉀及蛋白質,要求每日三餐、點心和宵夜都刻意拍照記錄並檢討,每日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取於5份內,主動避免攝取高磷鉀食物。
3. 刻意運動
每日必須刻意預留30分鐘專注執行中等強度以上的有氧運動,且每周至少要堅持5天。
4. 刻意睡眠
要主動排除所有熬夜的藉口,嚴格要求自己在晚上11點前入睡,確保每天獲得6至8小時的優質睡眠。
5. 刻意選擇護腎食物與避開不健康食物
要刻意選擇天然當季的高膳食纖維、高抗氧化護腎食物,避免進食高油、高鹽、高糖的加工食品及含糖飲品,以保護腎臟健康。
洪醫生分享病例指,曾治療過一名55歲的患有慢性腎絲球炎,而且處於慢性腎衰竭第3期的家庭主婦,她雖然定期覆診,但腎絲球過濾率始終未見改善。經詢問後發現,她服藥不定時、進食時未精算蛋白質攝取量、缺乏運動規劃、水分攝取未定量、未嚴格戒含糖飲品與加工食品,以及睡眠作息不規律的習慣,這一些非刻意的習慣,正是導致她腎功能無法改善的根本原因。
腎病/腎衰竭初期症狀 留意小便變化
據本港醫管局資料指,腎臟主要功能包括排泄經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協調體內水分、電解物、酸鹼度、血壓等,製造紅血球激素,以及協助製造維他命D。當腎臟功能因某些原因長期受到嚴重傷害,體內廢物累積,引發多種身體功能的問題,有機會演變為慢性腎衰竭。
不過,初期的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徵狀並不明顯,較常出現的症狀如下:
- 小便帶血 / 茶色尿(血尿)
- 小便帶泡沫(蛋白尿)
- 小便混濁(尿感染)
- 小便赤痛、頻密
-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 小便排出小沙石
-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 腰腹疼痛
- 足踝或眼皮浮腫
- 血壓高
腎衰竭4大高危人士 嚴重恐洗腎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當腎臟功能因某些原因長期受到嚴重傷害,其排泄體內新陳代謝廢物的功能受損,身體內的廢物會累積,且引發多種身體功能的問題,引發慢性腎衰竭。
當到達末期腎功能衰竭階段,病人須透過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才得以維持生命。當中,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有較高風險患上慢性腎衰竭:
- 糖尿病
- 腎小球腎炎,包括紅斑狼瘡腎炎
- 高血壓
- 先天性腎病及有腎病家族病歷
專家履歷:洪永祥
台灣腎臟科專科醫生、現任台灣三軍總醫院總院(內湖院區)腎臟科兼任門診醫生。
延伸閱讀:吃甚麼防腎病免洗腎?專家推介10大護腎食物 1種水果更防癌/降膽固醇
---
相關文章:
去旅行恐加劇腎病?醫生揭10大傷腎旅行習慣 坐長途機也高危?
吃1種麵包恐致高血糖傷腎?醫生教6招護腎 每日必喝這種茶防腎病腎癌
腎病年殺1700港人 醫生教5字口訣自測腎病症狀 易倦/水腫恐中招!
如何吃油改善腎病? 醫生揭5大護腎重點 這種油脂「一口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