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樂主義——二十年後再搭上迷幻列車
更新時間:04:26 2017-03-0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7-03-0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7-03-03 HKT

作者:水月一(黃子翔),吸吮上世紀九十年代廣東歌的奶水成長,及後受外國另類音樂熏陶,近年回溯華語音樂。現於報章撰寫樂評,發現音樂汪洋浩瀚、個人才疏學淺。網誌:watermoonone.mocasting.com。
好了好了,一別樂迷\影迷二十載,《迷幻列車2》終於鬧哄哄的上映了。人生有幾多個二十年?看着原班演員,外貌變化頗大,而當年你各種人生的「Choose」,今天再選是否一樣,毋忘初衷?抑或後悔曾經抉擇?
如果年輕讀者沒有聽過《迷幻列車》的大名,這裏稍作介紹:其導演可是憑二○○四年《一百萬零一夜》奪得多項奧斯卡和世界各地影展超過一百個獎項的Danny Boyle,他早於一九九六年拍下這套吸毒青年頹廢日誌的《迷幻列車》(改編自蘇格蘭小說家Irvine Welsh同名小說),那種反英雄、「廢青」的氛圍格局,與當時普遍流行英國的時代劇、愛情片大相徑庭,叫觀眾耳目一新,這種顛覆性激起了廣大迴響,因而成為流行文化其中一個重要名字,加上電影採用了多首當時英國最優良的音樂,幾近完美地貼合戲中的頹廢糜爛,就連其原聲大碟都被吹捧起來。話得說回來,《迷幻列車》僅僅是Danny Boyle繼處子作《同屋三分驚》後拍攝的第二套作品,可見這位後來拿下奧斯卡獎的導演,早就成名了,而導演兩年前的《時代教主:喬布斯》也拍得好看。
原來包括Danny Boyle在內的製作單位,一直想為《迷幻列車》拍續集,但當看到該片問世後十年間,演員們的外表變化並不明顯,倉促拍續集意義不大,直至差不多二十年後,幾位演員的外貌變化、反差愈來愈大,Danny Boyle遂再次執起導演筒,開拍《迷幻列車2》。說起來,「原班」觀眾照照鏡,可會同樣不堪回首(笑)?
筆者當年迷上《迷幻列車》,是因為其音樂對極了口味,甚至是先聽原聲大碟,在欣賞《迷幻列車2》時,也特別留意音樂。該片由英倫電音組合Underworld成員Rick Smith負責原創音樂,Underworld很有氣勢的《Slow Slippy》、Ewen Bremner(在戲中飾演Spud薯嘜)深情獨白的《Eventually but(Spud's Letter to Gail)》(Underworld及Ewen Bremner作品)等曲目,也收錄其中。
既然是二○一七年的新作,《迷幻列車2》沒有一味懷舊盡挑老歌,值得留意的「新聲」,包括二○一○年成軍的Wolf Alice的《Silk》,還有很地道、來自愛丁堡的Hip Hop組合Young Fathers「Get Up」來「Get Up」去頗有迷魂效果的《Get Up》、《Only God Knows(ft. Leith Congregational Choir)》等等。二○一一年成團的Fat White Family也來一首迷幻作《Whitest Boy on the Beach》。《迷幻列車2》不乏新音樂新聲音,其引介英倫好音樂的做法,還是貫徹始終。
二十年後,青頭、薯嘜、色仔、巴閉長大了,薯嘜儍氣得來卻又最體貼,叫人又愛又恨;當年背叛眾人的青頭看起來最「正常」,一開始甚至予人點點浪子回頭的感覺,跟色仔有許多對手戲(還有一幕打架戲!),兩人互動、亦敵亦友的關係特別好看;巴閉依舊是激動派、行動派,戲中不少衝突就由他引爆。《迷幻列車2》仍然有吵架、打鬥、吸毒、勒索、偷竊等場面,甚至自殺,青春遠去仍然愛恨交纏,只是筆者以為會再激烈一點,加上都出自這些成長了「廢中」的手(和口)中,震撼力或感染力又是否跟過去一樣?《迷幻列車2》也似乎多了一些人性。
無論如何,相信舊影迷大概仍然看得過癮兼心滿意足,但願年輕觀眾感受也相同。
好了好了,一別樂迷\影迷二十載,《迷幻列車2》終於鬧哄哄的上映了。人生有幾多個二十年?看着原班演員,外貌變化頗大,而當年你各種人生的「Choose」,今天再選是否一樣,毋忘初衷?抑或後悔曾經抉擇?
如果年輕讀者沒有聽過《迷幻列車》的大名,這裏稍作介紹:其導演可是憑二○○四年《一百萬零一夜》奪得多項奧斯卡和世界各地影展超過一百個獎項的Danny Boyle,他早於一九九六年拍下這套吸毒青年頹廢日誌的《迷幻列車》(改編自蘇格蘭小說家Irvine Welsh同名小說),那種反英雄、「廢青」的氛圍格局,與當時普遍流行英國的時代劇、愛情片大相徑庭,叫觀眾耳目一新,這種顛覆性激起了廣大迴響,因而成為流行文化其中一個重要名字,加上電影採用了多首當時英國最優良的音樂,幾近完美地貼合戲中的頹廢糜爛,就連其原聲大碟都被吹捧起來。話得說回來,《迷幻列車》僅僅是Danny Boyle繼處子作《同屋三分驚》後拍攝的第二套作品,可見這位後來拿下奧斯卡獎的導演,早就成名了,而導演兩年前的《時代教主:喬布斯》也拍得好看。
原來包括Danny Boyle在內的製作單位,一直想為《迷幻列車》拍續集,但當看到該片問世後十年間,演員們的外表變化並不明顯,倉促拍續集意義不大,直至差不多二十年後,幾位演員的外貌變化、反差愈來愈大,Danny Boyle遂再次執起導演筒,開拍《迷幻列車2》。說起來,「原班」觀眾照照鏡,可會同樣不堪回首(笑)?
筆者當年迷上《迷幻列車》,是因為其音樂對極了口味,甚至是先聽原聲大碟,在欣賞《迷幻列車2》時,也特別留意音樂。該片由英倫電音組合Underworld成員Rick Smith負責原創音樂,Underworld很有氣勢的《Slow Slippy》、Ewen Bremner(在戲中飾演Spud薯嘜)深情獨白的《Eventually but(Spud's Letter to Gail)》(Underworld及Ewen Bremner作品)等曲目,也收錄其中。
既然是二○一七年的新作,《迷幻列車2》沒有一味懷舊盡挑老歌,值得留意的「新聲」,包括二○一○年成軍的Wolf Alice的《Silk》,還有很地道、來自愛丁堡的Hip Hop組合Young Fathers「Get Up」來「Get Up」去頗有迷魂效果的《Get Up》、《Only God Knows(ft. Leith Congregational Choir)》等等。二○一一年成團的Fat White Family也來一首迷幻作《Whitest Boy on the Beach》。《迷幻列車2》不乏新音樂新聲音,其引介英倫好音樂的做法,還是貫徹始終。
二十年後,青頭、薯嘜、色仔、巴閉長大了,薯嘜儍氣得來卻又最體貼,叫人又愛又恨;當年背叛眾人的青頭看起來最「正常」,一開始甚至予人點點浪子回頭的感覺,跟色仔有許多對手戲(還有一幕打架戲!),兩人互動、亦敵亦友的關係特別好看;巴閉依舊是激動派、行動派,戲中不少衝突就由他引爆。《迷幻列車2》仍然有吵架、打鬥、吸毒、勒索、偷竊等場面,甚至自殺,青春遠去仍然愛恨交纏,只是筆者以為會再激烈一點,加上都出自這些成長了「廢中」的手(和口)中,震撼力或感染力又是否跟過去一樣?《迷幻列車2》也似乎多了一些人性。
無論如何,相信舊影迷大概仍然看得過癮兼心滿意足,但願年輕觀眾感受也相同。
最Hit
香港人口高齡化 銀髮經濟成大勢所趨 香港貿發局時尚家品及家紡展 推動樂齡科技普及化
2025-04-17 17:30 HKT
金像獎2025|許冠文再提名最佳男主角 首屆金像影帝得獎者 自認「失敗哥哥」後悔對許冠英太嚴苛
2025-04-25 15:00 HKT
家居冷氣吹出陣陣酸味 戶主稱「23度無事 調到24度就臭」 專家拆解3大成因
2025-04-26 06: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