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不完的愛︱被活化的博物館

更新時間:08:00 2025-04-24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4-24 HKT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港」不完的愛—青年正向思維計劃,以國家安全和愛國愛港的傳承為主軸,讓青年透過參加昔日東江縱隊和香港警察的各項活動,幫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確價值觀,加強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說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參與青年在活動後所撰寫的感受:

提起博物館,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科學館、藝術館等等,但大家可能未會第一時間想起位於山頂的警隊博物館。不少人對這個博物館未有太多印象,但它值得我們認識,因為它。

籌建警隊博物館這個計劃早於1964年已經開始構思,當時這個計畫獲得了在職及退休警務人員和他們家屬的大力支持。終於,在1976年警察總部擴建完成,當時的博物館只有50平方米,隨著有更多的文物被捐贈到博物館,博物館的地方很快就「容不下」了。

幸好,後來博物館獲得了當時政府的批准,讓博物館於前灣仔峽警署作為警隊博物館永久館址,並在1988年11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博物館,但這個博物館可以讓文物「活過來」!博物館利用不同的科技為展覽増加互動元素,部分展品增配了視頻及數碼相片;一些特色展品增加了語音導賞功能,讓訪客可以進一步了解展品背後的故事。

博物館裡有專屬於警隊自己的「清明上河圖」——「警隊百年歷史圖」。它展示了從1844年到現在香港以及警隊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及發展里程。警隊博物館公眾網頁亦以煥然一新的面貌,為市民提供更多資訊。為配合新館開放,警察學院招募了一些熱心的退休警務及文職人員擔任義務導賞員,務求讓訪客參觀時得到更精彩的體驗。

除此之外,博物館裡還有小遊戲開放給參觀者玩。我相信最吸引人的就是虛擬警服自拍亭和精英雲集,它採用了全息投影1:1地展示不同警察,就好像有一個真的警察站在你面前一樣,十分逼真!

透過科技在博物館內參觀警察的歷史、了解展示在眼前警察的工作、服飾、與退休的警務及文職人員交流,這何嘗不是一種得益?又何嘗不是讓文物活過來呢?


撰文﹕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林芸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