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東莞 踴躍英雄人傑 見證戰亂歷史
發佈時間:14:00 2024-09-26
隨着歷史的進程,嶺南的比重日益增加。尤其是唐宋之後,嶺南一次次的成為了皇朝最後的庇護地。而東莞也踴躍出許多堪稱棟樑的人傑,試圖扶大廈於傾倒。
歷代將領保家衛國
明代嶺南先賢第一人──何真:
何真出生之時天下正在混戰,嶺南亦是如此。出於保境安民的目的,何真組織本地的鄉親開始自衛平亂。最終控制了西起蒼梧(今廣西梧州轄地),東至潮州的大片地區。但何真並未貪權,在朱元璋派兵南來的時候,就率領嶺南百姓重歸一統。
薊遼督師──袁崇煥:
袁崇煥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英雄,他的家鄉就在東莞的石碣鎮。他本是進士文臣,為了國家奔赴前線,在抗擊後金(清朝)的戰爭中取得甯遠大捷、甯錦大捷、救援京師等勝利。皇太極用離間計讓崇禎皇帝自損長城,將袁崇煥處斬。金庸對袁崇煥推崇備至,並親筆題寫了「崇煥故園」四宇,雕刻在東莞袁崇煥紀念園的大門口。
袁崇煥紀念園
抗元將領──熊飛:
1276年,南宋都城臨安陷落,熊飛以布衣身份在家鄉組織義軍勤王。元軍戰火很快燒到嶺南,熊飛在家鄉擊敗來犯之敵後,順勢出擊收復了廣州、新會等失地。為了守土保家,熊飛繼續揮軍北上,在韶關苦戰抗元。最終力有不逮,兵敗殉國。
抗日名將──蔣光鼐:
東莞虎門的蔣光鼐在很早的時候就加入了同盟會,辛亥革命和北伐都有他的身影。1932年,日軍進犯上海,時任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總指揮的蔣光鼐,率部在松滬地區奮勇抵抗。日軍數易主帥、數次增兵都無法取勝,極大遏制了日軍的侵略野心,為全面抗戰赢得了寶貴的時間。
珠江口的古炮台
珠江口東岸東莞虎門沙角、威遠、靖遠、鎮遠等炮台,和珠江口西岸南沙的虎山炮台、鞏固炮台、大角炮台、永安炮台、蒲州炮台共同構成了珠江口的防禦集群。這些炮台既是當年珠江口岸主要的海防工事,又是粵海關控制進出商船的要塞。當時的外國商船只有拿到粤海關的「紅牌」才能進出廣州。而虎門炮台正是進廣州的第一道和出廣州的最後一道查驗「紅牌」的關口,按當時的國際慣例,這就應是海關的一部分。所以橫檔島上的橫檔炮台又被外國人稱為「稅關炮台」。
粵港澳大灣區:東莞
近代開篇──虎門銷煙
直到清末,中國的社會經濟始終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式自然經濟為主。但相對已完成工業革命迅而速崛起的英國,已大大落後了。但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且人口的眾多,中國早已成為了英國夢寐以求的市場。
然而中國市場的自給自足形態,使得中國對英貿易常年保持出超(貿易順差)200至300萬両白銀的狀況。為扭轉局面,英國開始用輸入鴉片,以換取大量白銀,取得了大量的不義之財。
鑒於鴉片對國人身心的巨大摧殘,敗壞中國社會風氣,林則徐於1838年受命為欽差大臣,到廣東負責禁煙事宜。次年6月3日,林則徐將收繳的237萬斤的飛片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
相關文章:銷毀鴉片 開展禁煙運動 的清代忠臣——林則徐|歷史百科
文、圖:鴻文館文化工作室;圖:網上圖片、維基百科、百度百科、袁崇煥紀念園@Trip.com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中華教育出版。
相關文章: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三水匯聚 眾山圍繞 善用自然優勢地利發展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深圳
廣州
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