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藝術大使|分享藝術心得 激發創作意念(三)

更新時間:10:00 2025-04-02 HKT
發佈時間:10:00 2025-04-02 HKT

「校園藝術大使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於每期專欄內,請來兩位校園藝術大使與大家分享有趣的藝術經驗和心得,啓發你的創作新意念。


藝術大使:彭心悠 道教青松小學(小五)

彭心悠(左)全神貫注在演奏(右)。
彭心悠(左)全神貫注在演奏(右)。

我最難忘的藝術經驗,是在疫情後的第一次現場演出。疫情期間,演出都以錄影形式進行,我可以對著鏡頭彈奏歌曲,不滿意時甚至可以重新錄影。經過幾年的疫情,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個模式。 

現時,我不再是對著機器,而是對著一大群觀眾、一氣呵成地完成表演。這令我更加緊張,等待上台前我甚至有想退出的念頭。但就在這時,主持人讀出我的名字,我只好硬着頭皮上台。緊張的情緒令我的表現失準,演奏得生硬且沒感情。這些失誤都被嘉賓看在眼內,我認為自己的演出很糟糕。 

演出完結後,媽媽安慰我說:「不論是錄影或現場演出,你是為你自己而非觀眾演出。彈錯不可怕,緊張也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你要懂得享受音樂,尋找音樂帶給你的愉悅。」自此,我不再害怕彈錯,演出也沒之前那麼緊張,慢慢學會享受音樂!我明白到音樂不是為了演出滿分,而是要享受其中,並與聽眾分享音樂中的愉悅!


藝術大使:陳鍶瑶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小六)

陳鍶瑶(左)與同學們認識不同種類的混凝土(右)。
陳鍶瑶(左)與同學們認識不同種類的混凝土(右)。

早前,我跟學校到M+視覺文化博物館,參觀了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展覽。我認識了貝聿銘先生的設計作品,包括中銀大廈和法國羅浮宮金字塔等。我亦明白到設計師在不同建築物背後的意念和構思,例如中銀大廈的設計參考了竹的外形、羅浮宮金字塔能方便遊客識別等。我們之後更參考了貝聿銘先生的設計意念,在紙上創作了一座建築物。

這次參觀讓我學習到一些新知識,例如是混凝土的特質。我一直以為所有混凝土的質感和的用途都一樣,但聽完導賞員的介紹後,我才知道原來看上去凹凸不平、帶有小石頭的混凝土是特製的;它用於建築物的外牆,陽光照射在小石頭上的反光使外牆看起來閃閃發光,十分有趣。

我參加過不少藝術活動,但這次體驗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並且獲益良多。我期望在未來能有機會再次參加這些藝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