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喊夠未!」喊都是種學問 家長面對哭泣孩子的3個處理手法︳兒童遊戲治療

更新時間:20:31 2024-06-02
發佈時間:15:10 2024-06-03

小朋友經常哭,家長會覺得很頭痛,有些小朋友哭的時間長,聲也大,有時還會大吵大鬧,令家長不得要領。從小到大很多家長都會跟小朋友說:「哭解決不了問題,不要哭,堅強點!」但為何當小朋友遇上挫折都會以哭來表達?原因很簡單,哭聲夠直接,能快速表達感受,同時有效令家長關注自己。

應用怎樣心態面對孩子哭聲?

醫學中也有提到哭泣有助紓緩壓力,例如心臟負擔等,有助改善情緒。另外哭泣就好像調節閥,可以完全表達自己的情緒。以上都是老生常談的事,但作為家長應用怎樣的心態面對小朋友的哭聲?你們又是否禁止小朋友哭訴?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1. 教他們如何才哭

小朋友哭的原因不多,通常都是感到挫敗、失望、做不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等。當家長面對小朋友有這些情況時,不妨主動教導他應如何處理。像我們就會跟囝囝說,哭泣絕對是好事,但要記得你為甚麼哭,如果是一些不可理喻的哭就需要改變,例如已經協議今次去玩具店只看不買,但最後以哭要求購買就不能容許。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2. 哭泣不是懦弱

另外有些小朋友遇到甚麼事情都不哭,好的一面是他很堅強、不易認輸、勇敢;又有些小朋友想哭但不敢在家長面前哭。但情緒是應該在適當時抒發,過度隱藏會有另類隱憂,所以適當的抒發是件好事。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3. 哭後的處理

大部分家長待小朋友哭完都會當作若無其事,然後繼續做其他事情。我覺得這反而是教育小朋友最好的時機,因事件距離事發不遠,記憶還新鮮,而且情緒已得以改善,這時講解會比較能入腦。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關於哭還有要留意的事情,愛哭的小朋友有一個共通之處:抗壓能力比較弱,面對困難會容易放棄。經常哭泣也有機會變得焦慮。要訓練小朋友的重點,不是要小朋友不哭,而是要好好鍛煉小朋友的能力,在各種不同情境都有過人的心理質素。

建立同理心也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因為同理心的訓練是能理解他人同時也可以好好了解自己。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不要只給孩子指令

訓練如何做?從小開始,家長在教育過程不但要樹立榜樣,清晰表達方向和給予小朋友答案,還有一個成長關鍵,就是不要只給小朋友指令。成長過程中如果有多些機會給予小朋友一些自己的思考角度,有助他能明白對方的想法從而在同理心一環有所成長。例如多問:你認為怎樣做你和他都會開心?你覺得他有甚麼感受?你認同他嗎?你有何感覺? 這些問題都能有效幫助小朋友建立良好的思維模式,家長們不妨試試。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不論哭多哭少,哭泣絕對有助小朋友情緒的發展,家長們不要見怪,積極面對,你和小朋友都能快速成長。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一位在職爸爸,希望透過遊戲治療的方法令家長們輕鬆在家教育小孩。「家」 是教育的起步點,如能在小朋友成長早段介入,往後就能輕鬆管教。家長和小朋友的誤會往往是大家頻率sync不到所致,我會透過這平台讓大家重新認識你的小孩。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相關文章︳點解小朋友經常有情緒?家長避免說否定詞 正面語句讓孩子感到尊重 ︳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你哋有幾耐無陪我?」別再找藉口!盡情投入去玩對孩子影響極大︳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美國大學研究:幼兒期玩得夠智力較高!每日1小時自由玩2大好處︳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怎樣的氣氛學習才有最大效益?專家教5大元素帶動學習效能︳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