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手機是成年人看不見的世界 「電子奶嘴」影響遠比我們想像深遠︳中文好好學

更新時間:18:33 2025-04-18 HKT
發佈時間:18:33 2025-04-18 HKT

最近網絡平台熱烈討論《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一劇,片中年僅13歲的主角被控以謀殺,掀起大家對於教育制度、青春期、親子關係等的討論。劇目討論的主題多元深入,並非三言兩語可以交代,在此不贅。只想分享最令我衝擊的一幕,是劇中拍攝校園生活的部分 ── 老師不斷命令學生收起手機,而學生仍然置若罔聞,上課的同時掏出手機,不斷瀏覽社交平台。劇中的一連串劇情,也正是圍繞青少年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動而論。簡單幾個表情符號意味深長,有如摩斯密碼般隱藏了另一個成年人看不見的世界,是兩個世代溝通的鴻溝。

青少年的世界危機四伏

有人說戲劇總有誇張的效果,但我覺得也是對於現實的一記當頭棒喝。香港的教育下,大多數學校當然有足夠的規條和限制,壓制學生不能光明正大地拿出手機在課堂上玩樂,然而也僅限於「壓制」。光是看看太空油的新聞,就知道青少年的世界比我們想像的更危機四伏,而社交平台的內容比我們預想的更難以控制。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青春期是複雜的。荷爾蒙引發的各種變化影響青少年的身心,也容易拉遠他們和家人的關係。我們回想自己的青春期,也不免有不同程度的叛逆。青春期本身已是令不少教育家、家長束手無策的時期,但手機最可怕的地方,正是提早讓很多年幼的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以尚未成熟的心智與社會互動,讓青春期那帶着叛逆的爪牙延伸的範圍更遠更廣。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從學校放學,許多家長會給子女手機方便聯絡,卻欠缺足夠的指引和限制,讓子女懂得甚麼時候才適合使用手機。當你以為小三、四的孩子還在看卡通片,其實可能她已經開始學習化妝,或是在網絡平台吸收着各種偏激的評論,以一知半解的角度認識這個世界。即使不談那麼遠,光是在補習課上會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機玩樂的人已不在少數。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科技是一把雙面刃

兒童時期是最需要培養自律的時候,「電子奶嘴」影響遠比我們想像深遠,但還有家長以子女懂得用手機得知天下事而自豪。以我的觀察,能夠專注上完一節一小時多課堂的學生,都是有家長控制其手機使用方式的學生,且他們更是清楚明白應該如何使用手機。他們即使是發訊息給我,也是禮貌地希望我指點他們的功課,年紀輕輕已懂得為自己的學業負責,沒有假手於人,值得嘉許。更多學生只是手握手機,偷偷破解了父母設定的時間管制,然後縱情瀏覽短影片、玩電子遊戲,休閒娛樂固無不可,但他們已是沉迷其中浪費時間而不自知,也無人看管、過濾其觀看的內容,實在堪憂。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科技是一把雙面刃」早就是老生常談,但回歸生活,我們更應警惕這一切問題都近在咫尺,需要身為教育工作者、家長或是長輩的我們多加注意。

吳芷盈
凝皓教育小學中文導師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畢業,具多年教學經驗。作品包括散文集《從女拔到哈佛》、參考書《說話誌》等,連續多年奪得文憑試中文科最高等級。
IG:ngtszyingamy

吳芷盈 凝皓教育小學中文導師
吳芷盈 凝皓教育小學中文導師

 

相關文章︳孩子只喜歡英文不愛中文怎麼辦?中文導師:用這方法助小朋友學習成語有成效︳學中文 

相關文章︳「無所謂」背後 或許是孩子不懂如何進步 教孩子在乎在意心態︳中文好好學

相關文章︳手不釋卷一定名列前茅?培養閱讀習慣首要尊重個人選擇︳中文好好學

來源網址 : 手不釋卷一定名列前茅培養閱讀習慣首要尊重個人選擇中文好好學 | 星島頭條
https://www.stheadline.com/parenting/3426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