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持續更新︱立法會二讀辯論 有議員促撤回邊境建設費建議

更新時間:12:28 2025-04-16 HKT
發佈時間:12:28 2025-04-16 HKT

【財政預算案2025/立法會/陳茂波/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6日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立法會今日(16日)起,恢復二讀《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辯論。今日的會議中,會由議員就該法案發言。《星島頭條》將持續更新議員發言。

在會上,多位議員發言提及美國近日挑起的關稅戰,認為預算案的執行必須隨機應變,守好國家安全的底線。亦有議員關注政府的財政整合措施,反對「一刀切」削減部分開支,如社福範疇等;有議員促請當局考慮撤回向陸路離境私家車收取200元邊境建設費的建議。

財政預算案2025公布時間︰

日期 程序
1月8日 立法會2025年會期開始
2月26日 財政司長陳茂波發表《財政預算案》
4月7日至11日 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
4月16日至17日 第二次財政預算案會議,由議員發言
4月30日 第三次財政預算案會議,由政府當局回應

簡慧敏倡預算案須守國安底線

選委界簡慧敏表示,自預算案公布以來,國際形勢已急劇轉變,面對當前風高浪急的態勢,香港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及機遇,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於昨天(16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表示,香港社會面看似平靜,實質暗流湧動,安全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及複雜,認為預算案的執行必須隨機應變,守住國家安全的底線,在變局中把握發展的機遇。

她認為今年預算案重點在於公共財政管理策略的新思路,在節流方面,她指在當前形勢及預計872億元赤字巨大挑戰下,認同預算案以節流為重,提出強化版的財政整合計劃,但預計到2027-2028年度削減累計百分之7的經常開支,當局應持續審視削減的空間。

陳克勤建議拓展中東、東盟、「一帶一路」國家等經貿關係

民建聯陳克勤表示,拼經濟不是「財爺」一個人做的事,是整個特區政府去做,只要各部門思考如何拆牆鬆綁,就可以為社會帶來新的經濟動能。他指在國際形勢日益動盪之下,美國對國家極限施壓、肆意對其他國家施行單邊霸權的背景之下,身為外向型經濟體的香港,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他表示,美國挑起的關稅戰對於香港傳統支柱產業造成一定的衝擊,為了應對這些風潮及挑戰,特區政府需要推動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拓展新的經貿關係,包括中東、東盟、「一帶一路」國家等,吸引更多新企業及人才來港,這些預算案的着力部署顯得更為重要,而且具有逼切性。

他堅信聯通全球的信念,可以幫助香港及國家的發展,而每次在港籌辨的國際活動、盛事等,都會影響全世界對香港的看法,同時是展示香港開放自由營商環境,吸引外商落戶及紮根香港的良好機遇。

狄志遠反對一刀切方式削社福開支

新思維社福界狄志遠認為,政府以「一刀切」方式削減社福開支的做法並不恰當,沒有致力向基層市民提供完善的保護網。他指理解並支持特區政府推行人力資源重組及改革流程,以減低政府運作成本,但是在過程中必須符合社會整體利益,而不是只訂定單一標準,沒有考慮各部分的優先次序及社會需求,一刀切削減。

他希望明年、後年,當政府的財政穩定時,財爺能體諒社福界及基層市民的困難,馬上取消削減福利開支的措施,讓業界有更大的空間及條件,滿足基層市民在生活上的需要。

陳沛良倡擴大交通違例定額罰款範圍 促撤回邊境建設費建議

選委界陳沛良表示,面對現行的財政狀況,當局需要加大力度擴闊收入來源、增加政府收入,認為部分開源措施更有優化空間,包括擴大部分定額罰款的檢討範圍,例如在限制區上落客、非法進入黃格路口等交通違例的定額罰款等。他亦關注檢討「兩元乘車優惠」上,政府將承擔三分之二調整八達通機器的行政費用支出,涉約4,000萬元,認為此項開支過於高昂,直指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有關做法實在令人覺得匪夷所思、難以接受。

針對向陸路離境私家車收取200元邊境建設費,陳沛良對此有保留,並擔心此舉影響港人北上意欲及企業經營成本,尤其是需要經常使用港珠澳大橋往返兩地的人士,同時「粵車南下」尚未推行亦處於計劃當中,關注是否未來對離港的廣東車亦同樣徵收邊境建設費,當局對此有否與廣東省政府研討,認為無論是「港車北上」還是「粵車南下」,推行的目的在於加強兩地交流融合,對促進國家消費內需以至便利經商環境亦有重大意義。他促請當局考慮撤回向陸路離境私家車收取200元邊境建設費的建議。

他指面對政經局勢變幻莫測,今日情況已經與《財政預算案》發表時出現非常大的變化,美國在今個月初破壞世界經貿規則,蠻橫發動關稅戰,打亂全球的經濟秩序,尤其是針對中國包括香港在內的高額關稅,此舉勢必會影響中國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中的出口,對此尋找投資與促消費對穩定中國經濟具有關鍵作用。

林健鋒:香港應主動行多步 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身兼行會成員的經民聯議員林健鋒表示,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近年面對地緣政治局勢不穩,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越來越大,為經濟環境帶來不確定性因素,不過越是這樣就越要搞好自身經濟,政府庫房縱然面對財政赤字,仍然大力推動創新科技、人工智能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積極招商引資,認為今年的預算案是全速發展、改革創新、招商引才、投資未來。

他指國家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開放,香港作為國家最開放、最國際化的城市,是聯通內地及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要發揮「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作用,必須強調香港與祖國風雨同舟、唇齒相依,國家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香港亦定當支持國家應對外部挑戰,維護正當權益、維護公平正義。

他認為香港應主動行多步,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唯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香港才能在風高浪急中穩住船陀,與國家共贏、共榮。他亦提到近期美國再次大幅度加徵關稅,對出口商造成沉重的打擊,美國進口商不單強行要求港商分擔關稅成本更拖延出貨及付款,導致貨物囤積、資金鏈瀕臨斷裂,而很多廠商稱為了保住訂單被迫虧本接單,更要將生產線遷往東南亞等地方,承受高昂的成本,呼籲業界要有骨氣一點,不要說虧本也要去做。

記者:郭詠欣、林彥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