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2024︱中國觀察:「新質生產力」防大幹快上

更新時間:09:24 2024-03-07
發佈時間:09:24 2024-03-07

總理李強發表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為今年設立了5%左右的增長目標,沒有出台強力刺激措施提振信心,但提出發展量子技術等高科技含量的「新質生產力」,以期提升國家長遠競爭力。不過,「新質生產力」短期之內難以取代傳統生產力,亦切忌打着這一旗號,又製造一堆爛尾工程。

「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政府工作任務中排名首位,表明中國政府將致力於人工智能、商業航天、大數據、數碼經濟、綠色經濟等尖端產業技術的發展。排名第二位的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相比之下,過去幾年都是頭號任務的「擴大內需」,今年僅排名第三。

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聚焦振興經濟。
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聚焦振興經濟。

這顯示面對美國遏制,尤其是高科技打壓,中國誓要走自己的路,擺脫過去的增長動能,擺脫對國外的依賴,科技自立自強,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今年發1萬億人民幣特別國債,亦是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及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不過,新興產業替代傳統行業無法一蹴而就,亦須慎防有企業打着「新質生產力」旗號騙錢,地方政府為了出政績大幹快上。過去幾年,中美科技戰之下,內地興起「造芯熱潮」,一些建築工程、醫藥、服裝、水泥等企業也「轉行」造晶片,但是爛尾、停工等頻頻出現,包括武漢弘芯因資金鏈斷裂被當地政府接管,晶片巨頭紫光集團深陷債務危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廣東分行行長張奎在兩會提醒,「新質生產力」仍處於探索階段,能不能承受損失,未來能不能成為產業,需做好規劃,投錯了恐全軍覆沒。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江蘇團也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

紀曉華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