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之爭|韓食品公司在美註冊外觀專利 律師教中餐館一招「避雷」
發佈時間:16:47 2025-04-17 HKT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官網顯示,近日,南韓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CJ公司」)在美國註冊的餃子外觀專利,並獲准通過。對此,有內地律師表示,若中國在美國銷售的餃子完全符合上述特徵,可能觸發美國關於專利權的規定。企業如果不想陷入侵權糾紛,最好還是規避使用這類形狀。
山東滕州曾出土春秋時期餃子
據了解,餃子外觀專利的申請日期為2023年2月24日,下證日期為2025年4月8日,註冊人是CJ CHEILJEDANG CORPORATION,Scau(KR)(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專利保護期限是15年,其申請的餃子外形,非常常見。
相關新聞:Netflix譯「Kimchi」做「辣白菜」被指中國化 韓網民聯署要求更正
據悉,CJ公司是韓國的一家食品和生物企業,旗下有一款餃子品牌bibigo(必品閣),在內地電商平台和線下商超均有銷售。CJ公司分別在日本、南韓、美國及世界產權組織都註冊了名為『餃子』的外觀專利。
據封面新聞,餃子,又稱為「扁食」「餃耳」「角子」,是中國傳統美食。據考證,餃子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時期的滕國地區(今山東省滕州市境內),考古學家在該地區的墓葬中發現了可能是最早的餃子實物證據。在重慶市忠縣的一處東漢至三國時期的古墓中,出土的庖廚俑清楚描繪了古代廚師精心製作花邊餃子的情景。
網民:竊取「中國文化」
餃子外觀該專利的申請引發了內地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表示該南韓企業用法律手段,是「將中國傳統文化資源佔為己有」。還有人提問「在美國開中餐館賣餃子算不算侵權?」「我國食品企業出口餃子到美國算不算侵權呢?」
律師點睇?
對此,報道引述了鍾健龍和四川分憂律師事務所主任王仁根律師的建議。
王仁根:南韓企業在美國獲得的餃子外觀設計專利,其權利要求書明確限定了14—16道順時針螺旋褶皺、底部平坦、頂部隆起的半圓形面皮等核心特徵,並附以毫米級精度的3D建模圖。從法律形式上看,若中國在美國銷售的餃子完全符合上述特徵,可能觸發美國關於專利權的規定。
鍾健龍:CJ公司的餃子外觀專利申請,更多的屬於營銷噱頭,實際廣告效應遠超設計的價值。「侵權風險較小,美國專利強調新穎性和創造性,這兩者他都不兼備。我們幾千年的文化,能捏出的餃子形狀無窮無盡,只要提供早一年的在先證據,就可以無效掉對方的專利。」
鍾健龍提醒:由於美國訴訟處理成本較高,一旦陷入侵權糾紛,律師費成本可能要數萬美金。「有實力的商家可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出他的專利無效。小企業若不想陷入侵權糾紛,最好還是避免使用這類形狀。」至於出口企業最好還是做好知產檢索,避免陷入這類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