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選 | 靠特朗普「助攻」? 卡尼領導自由黨逆轉勝將組少數派政府

更新時間:11:46 2025-04-29 HKT
發佈時間:11:46 2025-04-29 HKT

由總理卡尼領導的加拿大自由黨周一在聯邦眾議院選舉中獲勝,已取得158個席位,成為國會第一大黨,而保守黨目前僅獲得145席。但據統計,自由黨的席位已不可能過半,無法組成多數政府,只可以組成少數派政府。在少數派政府的領導下,卡尼必須跨越黨派界限,與在野黨達成共識,以推進其議程並繼續掌權。

自由黨已在343個選區中的158個選區中獲勝。由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 領導的保守黨將繼續作為在野黨,該黨目前只取得145個選區勝利。各政黨需要獲得172個席位,才能在國會掌控大多數席次。自由黨將組成少數派政府執政。

未能取得大多數議席

博勵治是連續第4位輸給自由黨的保守黨領袖,自由黨自2015年以來一直執政,但自2019年以來一直以少數席位掌權。

卡尼贏得了渥太華的尼皮恩席位,該席位此前由自由黨人阿里亞 (Chandra Arya) 佔據,據報道,阿里亞今年因涉嫌與印度有聯繫而被自由黨除名。卡尼的選區緊鄰渥太華的卡爾頓選區,而卡爾頓選區則由他的主要競爭對手博勵治保住。

卡尼對抗特朗普助民意逆轉

卡尼於今年3月接替杜魯多(Justin Trudeau)後,隨即宣布解散國會,觸發今次大選。主要對手為博勵治。選前自由黨在國會擁有152席,保守黨120席,其餘席位由魁人政團(33席)、新民主黨(24席)及綠黨(2席)分佔。今次選舉備受關注,有超過700萬名選民於正式投票日前提前投票,創下歷來最高紀錄。

今次大選是加拿大聯邦眾議院席位由原來的338席增至343席後的首次大選,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多國挑起貿易戰,並多次公開表示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此舉遭到加拿大方面廣泛反對,加拿大輿論認為,這可能促使許多加拿大選民將選票投給被認為最有能力應對特朗普的政黨。

自由黨曾大幅落後逾20%

加拿大最近的5次聯邦大選中,保守黨勝選前2次,後3次均為自由黨勝出,今次大選也將是這兩黨之間的對決。從民意調查資料看,自由黨從年初大幅落後保守黨逾20個百分點後逆轉,持續保持幾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

卡尼在選戰中強調了他帶領主要經濟體度過經濟危機的經驗,成功地讓加拿大人相信,他是解決負擔能力問題和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和吞併威脅的最佳人選。

鞏固自由黨10年執政地位

而卡尼的勝利鞏固了自由黨10年的執政地位,自2015年10月杜魯多出人意料地擊敗哈珀領導的保守黨贏得多數席位以來,自由黨的執政地位就一直沒有改變。

與杜魯多一樣,卡尼也必須應對一個分裂的國家,加國許多農村地區和整個加拿大大草原地區的選民都投票支持保守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