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同步放化療後加免疫治療 延長肺癌患者存活 達鞏固效果

更新時間:09:00 2024-01-24 HKT
發佈時間:09:00 2024-01-24 HKT

治療肺癌方法越趨多元化,除了手術切除、藥物治療,電療以外,輔助性的鞏固治療能夠進一步延長存活。一名65歲、本身有吸煙習慣的男士,剛展開退休生活,未幾便出現持續咳嗽以及咳血的情況。經過多番檢查後,被診斷患有3B期肺癌,使他頓感徬徨失措。但由於病情及年齡等因素,患者不適合接受手術切除,幸而他被安排進行同步放化療及後續的免疫治療來鞏固病情,該名男士目前已經回復正常生活,與妻子共享退休人生。

肺癌為本港頭號癌症殺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新症個案大約八成。臨床腫瘤科專科盧頴嬋醫生指出,一般而言,會希望能夠透過手術切除作根治性治療,但也會因應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及肺功能作評估。如果患者有吸煙習慣,一旦切除部分肺部後,會進一步影響肺功能,增加手術風險。因此,便會建議以藥物或電療作治療方案。

臨床腫瘤科專科盧頴嬋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盧頴嬋醫生

治療期間需留意副作用

其中同步放化療是治療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方法之一。盧醫生指出,一般患者需要在六至七個星期內完成電療。在電療期間,亦要接受最少兩次化療。

患者在接受同步放化療期間,可能會出現反胃、胃酸倒流或火燒心的感覺;在後期電療階段,亦可能會出現吞嚥困難、氣促、咳嗽,胸口痛等等。因此,在接受治療期間,會定期安排患者複診和抽血,以考慮是否需要為患者安排藥物,減輕副作用。

加入免疫治療作鞏固

完成同步放化療後,要進一步延長患者存活,加入免疫治療是現時標準治療;此外,免疫治療也被列入國際指引,為不可手術切除的第三期肺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

盧醫生指出,有研究數據顯示,比較只做同步放化療,後續有加入免疫治療的患者,其五年存活率較長。她續指,免疫治療為期一年,每兩星期一次,期間可能會出現造血機能減弱、反胃,疲倦等副作用。因此患者亦需要按時複診,如有任何不適,應盡早求醫。

此外,每名患者的病情不同,選擇治療方案須因人而異,盧醫生提醒,患者若有任何問題,應向主診醫生查詢。

*以上資訊由阿斯利康(香港)提供

HK-8924 16/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