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智英承認兩度提供《蘋果》平台予袁弓夷 協助拍片乞求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
發佈時間:12:03 2025-02-11 HKT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踏入第132日審訊,黎智英第40日出庭自辯,控方第14日盤問黎智英。黎智英承認他當年利用《蘋果日報》作為宣傳平台,呼籲更多市民上街參與2019年6月9日的示威遊行。控方另指黎智英指示《蘋果日報》要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運動後,曾協助現正被港府通輯的「香港議會」發起人袁弓夷拍片響應,袁弓夷在片中敦促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及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駐軍保護香港,期望特朗普對中港實施制裁。黎否認他曾參與袁弓夷拍片事宜,承認只是借出拍攝場地及團隊予袁弓夷拍片,並讓袁弓夷利用《蘋果日報》發布片段。袁弓夷事後感謝黎智英爲他提供平台讓他「開始摧毀中共的使命」。
黎承認利用《蘋果》作宣傳鼓勵巿民上街
控方指,《蘋果日報》在2019年多次發表文章,大字標題呼籲市民上街示威遊行,黎智英亦提倡市民上街示威遊行,黎確認並指他呼籲市民上街示威遊行反對港府修改《逃犯條例》。控方展示黎智英曾向《蘋果日報》時任社長張劍虹稱:「請想想我們有什麼可呼籲市民明天上街」,黎指他只是建議張想想辦法,並非給予編採指示。控方展示黎智英另向《蘋果日報》時任副社長陳沛敏稱:「請想想有甚麼我們盡可能催谷市民明天上街?現在情況實在太靜,好驚」。黎同意他向《蘋果日報》高層發訊息的目的是要求他們思考《蘋果日報》可如何呼籲更多市民上街示威遊行。
控方展示黎智英曾建議「找些聯署學生訪問,激發其他學生6月9日出來(示威遊行)」,黎同意自己當時要求《蘋果日報》高層鼓勵更多大學生參與示威遊行的原因,是愈多人參與便令示威遊行更有力量,學生亦可激發更多人參與示威遊行,但黎否認他透過學生博取公眾同情或希望中學生也參與示威。
黎智英另曾向《蘋果日報》時任動新聞總監張志偉指,《蘋果日報》需要呼籲所有單車發燒友參與6月9日的示威遊行,黎承認當時利用《蘋果日報》作為宣傳平台,呼籲更多市民上街參與6月9日的示威遊行。控方展示黎智英在6月16日「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前曾發訊息予陳沛敏,指示新聞標題可提及「不撤不散」,其內心的標題更是「「繼續上街直到林鄭X街!」。黎辯稱他當時並非向陳沛敏建議標題,法官杜麗冰質疑黎當時曾對標題作出編採指示,黎稱他當時只是希望陳沛敏考慮標題,並非作出編採指示,但確認他當時是透過《蘋果日報》呼籲市民上街示威遊行。
稱只借場地及團隊供袁弓夷拍片響應「一人一信救香港」運動
控方展示黎智英與袁弓夷在2020年5月28日的訊息,袁弓夷表示他想製作一段影片響應《蘋果日報》「一人一信救香港」行動,敦促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及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駐軍保護香港,聲稱有示威者被強姦及謀殺,期望特朗普對中港實施制裁。《蘋果日報》其後借出拍攝場地及團隊為袁弓夷製作了影片,黎智英在2020年5月29日在 Twitter分享袁弓夷的影片,《蘋果日報》英文版在2020年6月1日發表題為《US urged to take in Hong Kong's defiant students to preserve "seeds of new China”》的文章。
袁弓夷在2020年6月3日發訊息予黎智英,感謝黎智英爲他提供平台讓他開始摧毀中共的使命(Thank you for providing me the platform to start my mission to destroy CCP.)。控方指黎智英協助袁弓夷拍片響應其「一人一信救香港」運動,黎智英辯稱他並非協助袁弓夷拍片,但承認他讓袁弓夷利用《蘋果日報》作出發布片段的平台,並借出《蘋果日報》拍攝場地及團隊予袁弓夷拍片,堅稱自己沒有參與袁弓夷拍片事宜。法官杜麗冰指按黎的訊息紀錄,黎是在鼓勵員工給予袁弓夷更多空間拍片。
當黎智英稱他在袁弓夷拍片前,不知道袁弓夷將會在片中說甚麼,遭法官杜麗冰質疑為何借場予袁弓夷拍片前不問個究竟。控方指出,袁弓夷提出拍片時剛好是《蘋果日報》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運動後不久,片中內容又提到袁弓夷敦促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及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駐軍保護香港,呼籲外國投資者從香港撤資,響應「一人一信救香港」行動的目的。控方問黎事前有否審視袁弓夷的演講辭,黎指《蘋果日報》通常不會審查新聞及拍片講稿,袁弓夷也沒有在拍片前提過他將在片中說甚麼。
被踢爆事前已收袁弓夷女兒訊息提及拍片講稿內容
控方問黎為何不怕袁弓夷拍片內容與其「一人一信救香港」運動理念背道而馳,法官杜麗冰亦問若袁弓夷拍片警告特朗普不要干涉中港事宜可怎麼辦;黎智英指他知袁弓夷為人,認為袁弓夷不會說出任何與「一人一信救香港」運動理念背道而馳的內容。控方指出,黎在袁弓夷拍片前已得知袁弓夷的影片內容,亦明知袁弓夷不會提及任何關於反對反修例運動的言論;黎否認,亦曾指他沒有牽涉該影片製作,分享影片前後也沒有看過該影片。
控方展示黎智英與袁弓夷女兒袁彌明的訊息紀錄,袁彌明在2020年5月29日指: 「我爸爸現正前往《蘋果日報》總部,他寫給特朗普的信非常破格及感人」,並向黎智英傳送袁弓夷的影片講稿,其中提及香港已成為中國貪污官員收藏財富之都,又把香港裝扮成自治合法城市,更建議特朗普應該制裁「這些共產黨實體」,令他們無法再獲得任何美元財產。控方指黎智英剛供稱袁彌明沒有就此事向他發訊息,但卻有相關訊息紀錄,黎則承認其記憶力反覆失靈。
黎智英指袁弓夷在片中指反修例示威中有人被謀殺和強姦,均屬虛假指控,故黎智英感到不舒服並想疏遠袁弓夷。控方則指黎智英其後再協助袁弓夷及袁彌明拍片,《蘋果日報》 在2020年6月3日發布《【六四31】袁彌明父Twitter續發炮 促美國務卿懲中共罪犯解放香港》,內容提到「《蘋果》早前邀請袁弓夷袁弓夷向美國時任統特朗普求助,開拓國際文宣戰線」,另再公開拍片給美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希望美國由中共罪犯手上解放香港」。袁弓夷懇請蓬佩奧在處理南中國海安全議題上,「將同樣身處南中國海的香港納為作戰夥伴,共同對抗中共」,又呼籲美國游說盟友英國,認為「當中共違背《中英聯合聲明》承諾的義務時,英國應該收回香港主權」。
黎:我對很多事情都很麻木不仁
控方指黎智英同意袁弓夷片中內容,而黎又曾向袁彌明傳訊息指:「我認爲你爸爸應該做他認爲正確的事,你爸爸有很好的判斷力」。袁彌明亦向黎傳訊息指《蘋果日報》時任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剪片「十分利害」,建議第二次拍片亦由張志偉剪片,另感謝黎分享其影片。黎稱他一點也不在乎該影片,沒有留意影片及文字內容,辯稱:「我對很多事情都很麻木不仁」,否認他知道並同意片中內容,僅承認他讓該影片放上《蘋果日報》平台。
控方指出,袁弓夷片中內容與黎智英的理念不謀而合,黎智英稱:「我連片都無睇過點知片中內容」,法官杜麗冰即指:「你點會唔知片中內容!睇標題都知啦」。黎智英在法官李素蘭質問下承認他對其工作以外我所有事都麻木不仁,法官李素蘭遂問黎智英的工作是什麼,黎指他作爲一家媒體公司的擁有人,需要日理萬機,需處理公司財務和人事問題,又需想法子吸引讀者。法官杜麗冰問黎智英是否所有事均親力親為,親自干預公司事務,黎則指他撒手不管公司事務.
控方指黎智英是壹傳媒主席暨執行董事,會控制員工的思維,黎否認並說:「我不會指導員工想法」。控方展示壹傳媒的年度報告,當中介紹主席職責包括促進良好的公司治理、爲董事會提供領導、根據壹傳媒的使命和願景對管理層進行「頂級監督」。 控方多次指出黎智英是壹傳媒的掌舵者(helmsman),黎智英連環否認,堅持自己只是壹傳媒的主席(chairman),而他是按照董事會的指示行事,並要求員工按照其理念經營公司,但員工不會嚴格遵守公司理念。
相關新聞:
黎智英案│《國安法》後於Twitter稱對港制裁法案是「好手段」 黎:感謝一眾前美駐港總領事!
黎智英案│黎智英慫恿前線勇武《國安法》實施後仍要繼續抗爭到底
黎智英案│黎智英於《國安法》實施後仍大肆宣揚顛覆「初選」 陳梓華發訊感謝黎所做的一切
黎智英案│黎智英知悉美國政府關注所謂「初選」計劃 落力為籌備「初選」工作出謀獻策
黎智英案│黎智英支持前美駐港總領事建議 親自推動勇武派建領袖團
黎於直播節目中自認是反共、反對派報紙
黎智英指他與《蘋果日報》的價值觀一致,亦承認當他主張推行《蘋果日報》「一人一信救香港」行動時,不顧張劍虹及陳沛敏反對,行動最終也因黎是老闆而獲得推行。黎稱任何香港人都持有相同價值觀,法官李素蘭則指出並非所有香港人都擁有相同的價值觀。
控方指《蘋果日報》是反共報紙,黎智英多年來也主張反共,黎則指他懷疑他沒有說過自己反共。控方隨即展示YouTube頻道「Yahoo TV 一起看」的直播節目《鄉民來衝康》訪問謄本,黎智英當時說「這麼多年我們是反共的」、「我們是反對派的報紙」,令黎智英無言以對,直認他記不起來。
控方提到前社論主筆楊清奇(筆名李平)曾供稱,《蘋果日報》是「鳥籠自主」,比喻黎智英猶如設立「鳥籠」般制定《蘋果日報》立場,表示「採編人員係鳥籠有一定自由,有一定採編自主權,但你唔可以超過一定框架,就係唔可以超過鳥籠」。黎智英指他沒有制定框架及強迫員工跟從《蘋果日報》的價值觀,重申員工加入《蘋果日報》前已持有與《蘋果日報》一樣的價值觀,公司沒有訓練員工以更正其價值觀。黎智英稱不同報章均奉行「鳥籠自主」,員工需跟從報章基本立場,新聞及社論也需反映報章的立場及價值觀。
法官:黎生!你不是一名政治犯!本庭也與政治無關
控方指出,黎智英在2019年3至4月指示員工大肆報道反修例運動的報道,黎指他當時指示員工大肆報道反修例,而非反政府。控方指黎智英當時指示《蘋果日報》高層利用《蘋果日報》爭取外國關注香港反修例運動,希望外國對中港採取行動;黎承認他只以《蘋果日報》英文版來爭取外國關注香港反修例運動,以對中港採取行動,但否認利用《蘋果日報》中文版。黎解釋他只以《蘋果日報》英文版爭取國際社會關注香港情況,沒有要求國際社會針對中港政府。
控方提到黎智英曾指示《蘋果日報》高層英文版毋須持平報道,只可報導中國負面新聞,即只需不持平報道中國新聞,黎智英同意並指「都可以咁講」,他承認他曾指示《蘋果日報》高層毋須報導中國正面新聞,但否認該些報道偏頗,堅稱該些中國負面新聞只是反映香港人觀點。法官杜麗冰更正,該些中國負面新聞並非反映所有香港人的觀點,而《蘋果日報》的報道只是反映黃營的大致觀點,讀者閱讀新聞時也會用心感受。
黎智英供稱他不知其《蘋果日報》專欄《成敗樂一笑》的文章,被翻譯成英文後在《蘋果日報》英文版發布。控方質疑黎智英口是心非,黎智英遂反駁指:「翻譯我的文章成英文又不是罪行,在法庭說謊才是刑事罪行,為何我要說謊呢?」、「你想指我除了是個政治犯(political prisoner),也是個弱智(mentally retarded )嗎?」
法官杜麗冰隨即打斷黎智英,提高聲線地重申:「黎生,你不是一名政治犯(Mr Lai, You are not a political prisoner)」黎智英說:「你有權這樣想,但是我不同意」。法官杜麗冰提醒黎智英每日坐在犯人欄受審的原因是黎智英被控刑事罪行,強調此為事實,無可爭辯,又稱:「黎生!我最後一次提醒你!你不是一名政治犯!本庭也與政治無關,沒有人能把政治帶到這個法庭上」。
堅稱不知其專欄文章被翻譯後載於《蘋果》英文版
法官李素蘭問黎智英知否其專欄《成敗樂一笑》的文章翻譯成英文後,在國外會很有分量嗎?控方又指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 也曾稱不少美國政客閱讀黎智英的文章後,願意跟隨黎智英。黎堅決否認他知道其專欄《成敗樂一笑》的文章翻譯成英文一事,也不知道其專欄《成敗樂一笑》的文章出現在《蘋果日報》英文版,讓美國政客能夠閱讀。法官李運騰問黎智英曾否閱讀《蘋果日報》英文版新聞,黎曾他曾閱讀《蘋果日報》英文版,但真的不知道《成敗樂一笑》的文章出現在《蘋果日報》英文版。
控方指黎智英成立《蘋果日報》英文版,是為了獲得國際支持、強大的財政和政治支持,包括對中港進行制裁、封鎖或者採取其他敵對行動,黎智英同意前者,但否認「政治支持」包括對中港進行制裁、封鎖或者採取其他敵對行動。黎智英另同意他認為政府對《蘋果日報》明顯不友好。審訊明續。
案件編號:HCCC51/2022
法庭記者:劉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