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教育制度強化溝通 從根源消除學童「病因」

年初以來已有306宗學童輕生個案,其中37人死亡,其餘列為企圖自殺。每宗悲劇背後各有不同故事,政府近日推出「三層應急機制」,以識別高危學生,亦有學校推行「無功課日」,冀減輕學生負擔。對症下藥固然重要,但改善教育制度,加強溝通基礎,從源頭消除「病因」更為關鍵。

近日很多調查研究揭示學童自殺成因,依次為學校因素(37.3%)、家庭因素(28.8%)及精神健康因素(18.3%),可能未必是事實的全部,但至少點出了一些重點因素。今波學童自殺,幅度及深度看來更為嚴重。

一些研究揭示,輕生學童中約有62%具醫療紀錄,主要有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問題及特殊學習需要,但有專業人士跟進者只屬少數,反映當局支援仍嫌不足。部分SEN學童有過激的情緒行為,易惹來旁人誤會,令當事人和家長不想求助,亦加深了問題。

但亦有很多個案事前不覺其「高危」,沒精神或情緒病,一半人遇到問題不會尋求幫助。部分學童的輕生原因「看似非常輕微」,例如忘記帶功課、謊言被揭穿,品學兼優的更怕向家長交代,反映他們「很難面對自己的失敗」,或覺得「人生中不容有錯」,情况令人憂慮。

但若說這些個案「好地地、沒徵狀」,可能只是自欺欺人,會不會是哪個環節疏忽了?還是青少年故意掩藏,因而沒被及早發現?一些研究便揭示,8成受訪青少年表示即使情緒不好,都會表現積極正面,免得家人朋友擔心;6成認為自己的情緒只可以自己面對,其他人很難幫忙,亦擔心會予人脆弱的感覺;7成人認為,社會一般人會害怕、盡量遠離有情緒困擾的人。這些因素,會否解釋了「沒有徵狀」的原由?

回看多年學童自殺數字,高峰回落又再升,似乎未能真正找到治本之法。多年來,政府先後成立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及相關工作小組,研究報告、建議措施一大堆,實際成效到底如何,未見具體分析。現在當局又提議三層機制,即「由教師、校本社工識別」、「政府為學校配對社工」以及「醫管局優先處理嚴重個案」,其實也是舊瓶新酒。2016年時當局已提出過相關醫社教合作概念,但沒有恆常推行便逐漸淡化下來,成功推行關鍵必須是各層須有足夠人力及接駁。以學校教師為解決問題的先兵,教師本身工作已極其繁忙,再加重他們角色,可行性成疑。

至於第二層,相關層面的專責社工人手又加了多少?目前三層應急機制是針對近期不幸事件而推出,大約維持一兩個月,如果只是臨時性質,沒有持續性,對防止問題幫不了多少忙。現在大多學校已實行「一校一社工」,甚至「一校兩社工」,但學生數以百計,很難照顧周到,學生問題惡化時根本無法銜接至高層專業跟進。

比起事後救亡,我認為更應該從源頭出發,消除導致學童自殺的念頭。香港教育制度壓力大得驚人,有人形容是一場共業,學校、家長以至社會價值觀,全都有份促成,當「贏在起跑線」仍被大多數人奉為圭臬,學業壓力將無法消失。

要改變困局,須從教育制度着手,現時最大危機因素為功課量過多,全球多地如芬蘭、德國都有管制功課量,香港也須坐言起行。同時應就課程、課時,與教學環境進行檢視,兼顧不同學生學習需要,因材施教,打造一個愉快學習的環境。單憑一兩天「無功課日」、「增加休息時間」無大作用,可能只是將功課延後幾天才交。措施必須有持續性及全盤性考慮。

另外,本港教育制度「一試定生死」,學校要思考如何令學童成功標準多樣化,例如積極考慮「不試不測」,改用靈活多元的評估方式,減少比較和競爭帶來的負面效果。同時要加強「正向思維」教育,提升學生自愛意識,明白做人「有一些錯處是可以的」,失敗了仍可捲土重來。

父母的壓力也是青少年精神健康的一大風險因素,家庭不快樂,再多教師也幫不了。因此創造一個安全和溫暖的家庭環境也是非常重要,與孩子建立開放互信的溝通渠道,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困擾,定期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社交情況,是防微杜漸的有效之法。

家長更宜培養孩子的「核心技能」,包括社交情緒能力、自我調節能力、解難能力、溝通能力等,助孩子建立面對壓力和困難時的韌度。 

長遠而言,社會需要建立一個支援網絡,除了家校攜手合作,也要鼓勵建立朋輩網絡,加強溝通及互信。良好而「有反應」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儕友誼,絕對有助減輕學童情緒壓力。防止學童自殺,沒有單一的靈丹妙藥,需要社會上所有人共同努力,積極參與,方能築起有效的保護網。

蔡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