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晋 - 立法規管預繳式消費 維護港誠信營商環境 | CEO有料到
舒適堡健身美容中心結業事件轟動全港,不僅涉及數以千計的投訴,個別受害人預繳式消費額,更是超乎想像。事件再次凸顯預繳式消費的風險,以及現行法律和監管的不足,政府應盡快立法規範,加強執法並教育消費者,從源頭上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截至昨日,海關共接獲逾2千宗相關舉報,涉款破億元;消委會則接達3982宗有關舒適堡停業的投訴,涉款1.3億。個別受害人預繳式消費額高達200萬元,有事主更買下直至2040年的會籍,當中181萬預購了1914次私人教練堂,有效期至2050年,部分合約竟在2037年才生效!
今次事件,曝露了舒適堡種種不良營商手法,包括在宣布結業前一天仍在銷售健身及美容服務,並大量接受消費者預繳消費付款,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當局應調查當中有否涉及詐騙、恐嚇等刑事成分,為顧客取回公道。
事實上,消費者進行超長期的預繳式消費,風險極高。當商家停止運作後,消費者很難追回款項,即使訴諸法律,成功追回的金額亦有限。惟現行法律對於預繳式消費的監管並不完善,尤其是對於大額、長期的預繳服務沒有明確的規範,導致消費者缺乏應有保障。
消委會多年前已呼籲政府加強監管,2019年政府曾就美容及健身的預繳式服務設冷靜期諮詢公眾,原訂2020年向立法會提交草案,惟至今未有下文。今次事件正是重新檢視冷靜期的契機。
預繳式消費原理是「多買有折扣」,商家透過消費者預先支付大筆資金,可以提前獲得資金回籠,用於維持日常運營,支付員工工資、租金等,甚至投資、拓展新業務。這模式更可讓資金緊張的商家,快速解決資金困境,並將顧客「鎖定」,降低流失率及提高其黏性。
在經營壓力下,商家還會伴隨削價吸客的策略,試圖通過大幅降價來吸引更多消費者進行預繳消費。雖然短期內可以增加現金流,但不良影響也不少。當消費者習慣了低價優惠時,商家很難再回到原價銷售,從而削弱了品牌的高端定位,甚至削足就履導致服務質量下降,進一步陷入財務困境。
部分商家更會以不良銷售手法,誤導或強逼消費者購買過多的服務,甚至在明知經營困難下,仍大量出售長期會籍或課程,令消費者蒙受巨大損失。以往美容中心、健身中心、教育機構等經營者,利用出售會籍及預繳式套票捲款潛逃的實例不少。
可惜許多消費者在購買預繳式服務時,往往未有充分評估商家的經營風險。其實,商家結業前通常有跡可尋,譬如突然急促擴張或過度促銷,可能顯示商家急需資金流入,這往往是經營困難的信號。又如商家頻繁變更價格、服務條款或退款政策,可能反映其資金鏈緊張。
消費者消費時應加強風險意識,選擇具有良好聲譽、穩定經營能力且提供分期付款和退款機制的商家。在評估商家的財務狀況時,應綜合考慮各方訊息,包括公開的財務報告、媒體報道、消費者反饋、股價走勢,以及商家的經營行為等。不可輕信過度的宣傳或推銷,避免被「限時優惠」或「一次性大折扣」的話術所吸引。同時謹慎查看合約條款、避免大額長期預付、保留交易證據等。
為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除了執法部門應加強對不良營商手法的打擊力度,港府應仿效外國,立法規定預繳式消費的金額不得超過一定比例,如限制最多只能預繳總額的50%;規定預繳式合約必須設定合理的有效期,且商家不能任意延長合約期;同時規定商家須清楚告知消費者潛在的風險,並要求消費者書面同意。為防結業商家「換殼」重開,政府應明確商戶在轉讓或重組過程中的責任和義務。
此外,建立預繳式消費商家的評級制度,並設立預繳消費保護基金,由商家定期繳納保費,一旦商家無法履約時,運用該基金來補償消費者的損失。長遠可如淘寶等網購平台,設立第三方信託戶口管理消費者預繳的款項,萬一商戶倒閉可以取回未使用的餘額。
有議員則重提引入集體訴訟機制,當類似舒適堡這樣的大規模預繳消費糾紛發生時,可以幫助消費者以較低成本集體維權,對不良商家有一定阻嚇效果,亦能提高司法效率,政府應積極考慮。
預繳式消費不能「無王管」,當局應盡快為冷靜期立法,加強堵塞規管漏洞和強化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風險隱患,完善對消費者的保障,維護香港誠信營商環境和國際聲譽。
蔡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