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息魔來臨 買咩先唔使輸?

「新正頭」筆者當然不會咒大家失利,但上週聯儲局公佈加息事在必行。三月息魔來勢洶洶,奉勸大家開完年就應開始思考一下資金何去何從。

近日無論股市或幣市這類自疫情起價格火箭般上升的資產,都跌到五癆七傷。新經濟股為首的NASDAQ下試200天線,比特幣跌穿半年低位。當你以為資金流入美金避險,不要忘記美國通脹已達7%,持有現金等於燒錢;買黃金行了吧?筆者不反對,但回看黃金價格近年徘徊一盎司$1,800美元,簡單來說沒贏沒輸打了和。

對筆者而言,房產往往是這亂世中的好朋友。今日以港人最青睞的英國作例子。原因一,置業門檻低。縱使借貸成本稍為上升,但當地政府推出95%高成數上會刺激交投量;二,剛性需求。疫情起市民大大增加了留在家中的時間,更捨得花錢去優化家居甚至購買更優質居所;三,供應鏈不穩定。導致建房麵粉價上調,發展商亦需調高價錢才能回本;四,穩定現金流。撇除基本樓價升幅,二線頭城市如伯明翰和曼徹斯特一般租金回報率達五厘左右,二線尾如列斯或雪菲爾等更可達七厘。

「係啫,之但係隔山買牛,你估買棵菜咩!」這是筆者最常聽到的說話,沒有之一。當所有交易都可以virtualize的時候,已經不存在要親自飛過去辦理。簽約如是,Party如是。希望大家像港府高官和英國總理約翰遜一樣,及早懂得這個道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