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佬新貴 柬埔寨樓伏唔伏?

自中央提倡「房住不炒」打壓樓市、恒大和佳兆業等龍頭發展商相繼出現債務危機後,去年十月開始大部份大灣區樓盤展銷會都出現插水式劈價優惠,越賣越平,幾乎是要錢不要貨的節奏。加上令人聞之喪膽的「共同富裕」概念,導致一班平日愛好投資大灣區樓市的投資者一律採取觀望態度。

筆者早前和朋友T飲茶閒聊時討論起當前樓市,作為廠佬二代的朋友T幸運地在政策出台前止賺離場,出售其中山及東莞物業。資金回籠,但亦開始為資金無出路感到頭痛,通脹高企下持有現金等於輸硬的時勢,點都要找點東西買。適逢有行家將生產線移到柬埔寨設廠,柬埔寨樓彷彿成了廠佬們的新貴,大家都等待誰先買就跟飛。筆者作為業界人士,朋友T當然會先問我意見,不會盲目人云亦云。

「 西港(西哈努克港)點睇?」朋友T問到。

「你冇聽過2019單冧樓事件咩?死咗26人啊!」筆者道。

「 吓?真係㗎?咁大鑊,咁都係唔諗啦!」朋友T面帶驚訝表情說。

「咪住先,我冇話柬埔寨買唔過,睇番GDP佢的確非常靚仔。外資數目又年年提升,大把公司都搬咗去柬埔寨開,所以首都金邊有十幾萬expat㗎。」筆者邊喝茶邊説。

「你揀得呢啲第三世界國家就梗係買啲最靚嘅地段啦,十年八年嘅經濟增長理應就有可觀收成,你仲諗住貪平揀遠啲?即係一百年前香港仲未發展時,你會買中環定天水圍呀?」筆者又問。

2021年柬埔寨首都金邊甲級分層住宅供應量有約七千套,與常駐外資比例約為1:22,供應量顯著不足。筆者建議投資可優先考慮以expat作為租客目標。Expat人均收入絕對比本地人多,同時公司多數會提供房屋津貼給外派員工,住客不用自費交租下,業主們亦無需提供太多議價空間。

Facebook:www.facebook.com/AgnesOverseas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