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啡——死亡自主權

  台北一個胸肺科醫生講起病患故事︰一個六十多歲患嚴重肺阻塞及氣喘的病人,因肺炎長期住院,早前曾經插管過一次,之後成功拔管。病人深知插管的痛苦,清醒的時候,跟醫生及家人清晰表明,若她再次昏迷,不再接受插管救治。
  不過,她陷入昏迷後,她的兒子不捨得放手,值班醫生不敢違逆病人家屬的意願,把病人救了回來。病人插着喉管,痛苦不堪,吃力地寫下一張字條交給醫生︰「我喉口很痛,吞水也痛,我要求打(麻非)嗎啡,安樂死。」這真是醫生的兩難選擇。病人求死,但病人的兒子卻希望母親能一天一天撐下去。醫生可以怎麼辦?這個故事不難預見結局︰病人的個人意志終將被漠視,她不會有死亡自主權,她會痛苦地在病牀上一天一天捱下去,一次一次昏迷,一次一次被救回來,經歷多番折騰,最後才痛苦地離世。
  作為磨心的醫生絕不好受,他們明知道病人要承受的痛苦,也知道這樣的救治,最終的結果只是讓病人的痛苦延長。即使是在安樂死合法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醫生也不免面臨痛苦的掙扎,更何況在台灣這樣受傳統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社會,家屬的意見跟病人的意見,哪一個更重要,就更難有定論。
  每個人都應該有死亡的自主權,這句話說起來多麼容易,但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高慧然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