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從電影感受失智症

    在看電影《爸爸可否不要老》之前,一直都很抗拒,因為單看電影海報,就覺得一定是講述和爸爸之間的催淚感情故事,由於人生要悲痛的事實在太多,我不想讓自己入場痛哭,怎料一位從事電影拍攝的導演跟我說,這套戲並不催淚,很值得看!由一個導演推介,我想必有其原因,故我便走到戲院看看。
  如果你想看一套令你大哭的戲,確實會令你失望。但若然你喜歡看電影,這套戲是相當有戲味,而且我會形容它是技術電影,無論導演或演員都能看到他們精湛的功力。
  電影講述患了失智症的父親和女兒之間的故事,導演巧妙地把一位失智症爸爸所面對的生活情境呈現出來,以爸爸的角度看世界,好讓你投入到那個失智的狀態。例如電影描述爸爸經常不知晝夜,所以當他在晚上九點吃晚飯時,窗外卻天光似的,你便會懷疑自己身處於甚麼時空。有時他會忘了所住的地方,由於電影開段沒說清楚,你以為在爸爸的家,卻原來在女兒的家,但爸爸又說這是自己的家,究竟在誰人的家,你愈看愈亂。同時家中的擺設亦不斷改變,原本有的畫不見了,究竟是在哪一幕不見呢?還是根本不存在?導演甚至把爸爸認錯人的場面也拍出來,你的疑惑便是失智老人家所面對的日常。這套戲不但用感覺來讓你感受失智的情況,更加把觀眾矇糊得好像自己也有失智那樣。
  戲中兩位演員的演技更是無話可說,尤其是安東尼鶴健士,兒時看他主演的《沉默的羔羊》,現在看他成了一位猶如羔羊的老伯,八十多歲高齡依然演技精湛,每場戲都表現得自然又精采,最後他哭得猶如小孩的一幕,令我身邊的女士感動落淚,可惜我卻覺得略嫌有意圖地催淚。不過這都是個人喜好,確實令我身邊人哭的,就是他這部份的演繹。
  後來我才知道這套戲是由舞台劇改編的故事,故並沒有很精采的畫面,但卻能在平淡當中看到它的味道。假如你是一些在空閒時會自己手沖咖啡,翻看古典名著的真正文青,我推介你入場看看。
本欄長刊於《星島日報》專欄版
森美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