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指——高中的哲學問題

  法國高中生必修哲學課,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讀理工抑或商科,都要在高中三年級念一年哲學,並參加公開試,多年來當局都把哲學定為高考開考第一科,特別重視。
  文理工商的哲學課程有別,考題也不一樣,不過都是三選一長問答題,限時四小時。天下間到底有甚麼難題需要用四小時來作答呢?且看看近年的精選題目:
  人們對現實的認知是否受科學所局限?
  所有信仰都與理性相悖嗎?
  擁有選擇權是否就是自由?
  慾望是我們不完美的標誌嗎?
  法律能否給人們帶來幸福?
  是否必須要遭受不公,才能瞭解何謂公正?
  查歷年考題,出現最多的詞彙包括「真理」、「自由」、「藝術」、「公義」和「幸福」等,對於十八歲左右的高中生,這些概念看似有點難以理解,但其實正是培養年輕人深度認識這世界的時候。
  今年法國高考哲學科剛於上周開考,題目由三選一改為四選一,其中一題很有意思:「違法是否一定是不正義的?」恰恰是我最近思考的問題,它引申到法律與道德的關係。我沒有答案,卻很想知道法國的高中生怎麼想。
  曾留學法國的一位日本教授寫過一本書,中譯版叫《為甚麼法國高中要考哲學》,他問了一位在當地教哲學的法國朋友,老師改卷的評分標準是甚麼,答曰:「沒有標準。」懂了!如果連人生的難題都想通了,還希罕分數嗎?
譚紀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