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指——兩分鐘

  台灣疫情緊張,多關心當地朋友,才知道國中音樂班考核,都改以拍片形式進行。疫情下這種事本來很平常,但公佈之初卻在音樂老師和家長之間引起了小騷動。很多「實用主義」的師長只會為孩子準備考試曲目的前兩分鐘,如果改為拍片,就意味着要整首練。
  這種初中音樂班的收生考核,通常不會有老師整首聽。同學演奏三十秒,考官對他的水平已心裏有數,再多聽半分鐘確定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因此,很多音樂老師只集中操練前兩分鐘,「高效練琴」,目標為本。
  改為拍片,沒有考官在現場叫停,那只好演奏全曲了。可是離交片限期只有三個星期,怎麼辦?還好學校隨即又宣佈考生只需上傳兩分鐘影片即可。
  皆大歡喜!好像是。對參與這事的所有人而言,都以最少代價完成了任務,很合乎成本效益。不過,好像還有哪裏不對⋯⋯
  一首歌一個故事,要知道結局才能把前面的情節講好的吧?只練兩分鐘,你可以做好老師教授的每個細節,但你不會明白這些細節為何要這樣處理,直至你了解整首樂曲。
  如果只為了應付考試,沒打算認真學音樂,練兩分鐘就能考上,的確沒有多練習的理由。要是想學好音樂,還是要從根本入手。學了考試以外的東西,它也會成為永遠屬於你的知識,而且會帶你走得更遠,不僅僅是應付一場考試而已。學音樂,沒有捷徑。[email protected]
譚紀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