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行|中國會|懷舊菜單

  一年到尾講飲講食,最喜歡菜式有哪一家?今年新開餐廳非常多,西餐中最喜歡歷山大廈三樓的AMI,飯局當中要數最回味的一餐,中國會的懷舊菜單,仍然記憶猶新。
  香港的「懷舊菜」以粵菜為主調,莫講年輕人未聽過,就算是行內有些資歷的大師傅,同樣是未聽過、未試過!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開始入行寫飲食,當時老師傅做私房菜的特別多,名聲最響的,首推行內人稱「崩牙成」的李成師傅。
  炒肚尖是李成師傅的招牌菜,這道菜要做得好不容易,由揀料(只選新鮮的豬肚),到砧板的工夫與調料醃味,以及落鑊時間的長短至火喉控制都要特別仔細。肚尖炒之前要拖水,肚尖大小及厚薄,直接影響入口的口感。李成師傅的炒肚尖改刀切粒,工夫特細,一碟成品,就要用上七、八個豬肚。
  中國會的剛師傅為了讓懷舊菜重現,不單止翻查舊菜譜,遵從古法去試做,搗碎水蟹做醃汁,利用蟹汁的天然酵素去分解放鬆肚尖肉質。豬肚尖是工夫菜,豬肚膻味重,要去腥,改刀工夫要夠狠,一碟用十個鮮豬肚去做,平常餐廳莫講用不起,就算要留也不一定留得到。基本功做好,接下去就是味道。欖仁肚尖,欖仁要脆香,剛師傅做的是「七彩炒豬仁」,吃到香脆,肚尖爽而不韌。
  懷舊菜單並不是獨沽一味,要做到有前有後,這只不過是開場,還有澳門勝哥的招牌菜金錢蟹盒。一廚一味,先學會,再學好。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搞好一張懷舊菜單,比起加入一些黑松露、鵝肝、松茸扮高檔貨,來得更加困難萬倍! (www.youtube.com/channel/UC39gFX0VF1BxPRDOfFu4Lmw?view_as=subscriber)
紀曉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