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雄威 - 牙紋防蛀是風險管理 | 乳齒童時

  貓科動物食肉,牙齒尖且利,能撕開肉塊;馬牛羊食草,牙面平而闊,有效磨爛植物纖維。人類雜食,門牙切斷食物,然後以臼齒咀嚼,臼齒是有突出的牙尖及凹入的窩溝,食物盛於窩溝內,對面的牙尖將食物咬碎,而窩溝最底部,多數因污漬而變黑了的,就是所謂牙紋了。

  經過生署多年的宣傳教育,大部分市民都知道牙菌膜是蛀牙的主因,口腔內最容易積聚牙菌膜的地方就是牙縫、近牙肉邊的牙面及牙紋。牙齒的平滑面很容易用牙刷及牙線清潔,但又窄又深的牙紋就連牙刷毛也入不到,難以徹底清潔。

  19世紀末已經有人嘗試將物料塗在牙紋上以防止蛀牙,但效果不理想。直至1955年,一位住波士頓的意大利裔牙醫米高邦勞哥每天上班經過汽車維修站,看見工人將磷酸搽在車身上才噴上油漆,他「照辦煮碗」成功發明將樹脂物料緊黏在琺瑯質表面,以稀釋的合成樹脂造成的牙紋防蛀劑(又稱窩溝封閉劑)就開始廣泛被使用,直至今天,經多年科學研究證實有效防止窩溝蛀牙。下一個問題就是誰需要塗上這物料?

  預防疾病的措施不會嫌多,只有嫌貴,所以要有科學根據的篩選,同樣道理,要將牙紋防蛀劑塗在容易蛀的窩溝,才發揮到最高的成本效益。

  個別窩溝的蛀牙機率視乎小朋友的蛀牙數目,口腔生,牙菌膜多寡,而最重要的就是窩溝的形狀。不是所有窩溝都需要塗上牙紋防蛀劑,淺而闊的窩溝比較容易用牙刷清潔,就算塗上了牙紋防蛀劑,都很容易被磨走,效用不大;深而窄的窩溝,難於清潔,最需要塗上牙紋防蛀劑。下次帶小朋友去見牙醫,你應該懂得選擇了!

潘雄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