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DeepSeek初印象(一) | 北漂見聞
![](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f6160fee6e4727d9b2a47f36b05c2f31/2025-02/173911789716177.jpg)
農曆新年前夕,內地人工智能(AI)平台DeepSeek橫空出世,不僅讓國人歡呼雀躍,為A股市場注入「強心針」,更一度「震散」美國股市,其中以科技股板塊波動尤為劇烈。
DeepSeek的開發者為一間位於杭州公司,其底層技術基於大模型,功能定位類似於ChatGPT,但優勢在於新的模型訓練技術,不僅對於算力要求降低,換言之毋須最尖端的晶片即可執行,另外亦遵循開源原則。從這個意義上,該平台可謂性價比極高,不僅使得中國可能繞過美國的高科技制裁,甚至還會威脅到ChatGPT地位,因此在歐美同業引發高度關注。內地甚至有評論將DeepSeek捧到極致,稱其為改變「國運」的技術。
DeepSeek目前在Apple的App Store裏已可供下載,港人亦可使用。然而,該平台是否真的如外界描述的那麼神奇?為了一窺真相,農曆新年期間,筆者與其進行了多次「對談」,並與OpenAI的ChatGPT作比較,以測試其在不同領域的表現。
經測試,筆者總體上對DeepSeek的初步感覺是,其仍是一個更像「加強版」或「智慧版」的搜尋引擎,與ChatGPT比肩的話仍有許多明顯硬傷。互聯網已有的內容,尤其是簡體中文(尤其是內地普通用戶可看到的)世界的內容,DeepSeek基本都能對答如流,但許多答案仍略顯生硬,尤其是涉及到觀點及立場等方面時,輸出的內容甚至與中國政府及外交部表述如出一轍,感覺猶如政府發言人。
另外,涉及一些「敏感」議題不是回覆「我無法回答,不如換個話題」,就是經過等待後,顯示「服務器繁忙,請稍後再試」;甚至在筆者連續提出幾個「敏感」問題後,直接限制發問,提示「提問過於頻繁,請稍後再試」。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最Hit